[发明专利]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6891.1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釜田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15/02 | 分类号: | F0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压缩比 发动机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改变内燃机压缩比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能够改变内燃机压缩比的可变压缩比型的发动机,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公知了一种具有利用了多连杆式的活塞-曲柄机构的可变压缩比装置的发动机。在该发动机中,在处于减速运转状态时,进行使燃料喷射停止的燃料切断控制,并且为了避免燃料切断后的下一次的发动机再次启动时的发动机停车并确保启动稳定性,当在燃料切断中将发动机转速减少至恢复(recover)转速时,再次开始燃料喷射。另外,由于内燃机压缩比的不同导致发动机转矩不同,下一次的发动机再次启动时的启动稳定性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内燃机压缩比而改变上述恢复转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0223号公报
作为发动机的运转状态,在进行燃料喷射而输出发动机转矩的普通运转状态和像车辆减速时那样地使燃料喷射停止的燃料切断运转状态下,为了提高燃油消耗(fuel consumption)性能、输出性能等发动机运转性能而要求的内燃机压缩比是不同的。因此,当将燃料切断运转状态下的目标压缩比设定为与普通运转状态相同、或者将该目标压缩比设定为规定值时,不能充分地提高发动机运转性能,留有改进的余地。
例如,在伴随着燃料切断的减速运转状态下,作用有由泵气损失(pumping loss)等引起的规定的发动机制动,此时,进行如下控制,通过降低内燃机压缩比来抑制压缩压力而抑制泵气损失,通过利用例如交流发电机(发电机)将与该抑制部分相当的能量再生为电力,施加规定的发动机制动,从而能够有效地回收没有消耗掉的能量,谋求提高燃油消耗性能。另外,作为伴随着燃料切断的减速运转状态,在不踩踏加速踏板而利用惯性使车辆行驶的惯性运转状态下,能够通过降低内燃机压缩比来缓和、抑制减速转矩(发动机制动)的过度作用,延长车辆行驶距离,进而提高燃油消耗性能。然而,当如上所述地过度降低燃料切断运转状态下的内燃机压缩比时,例如在发动机转速较低的情况下,有可能在下一次的发动机再次启动时,由于降低了有效压缩比而不能良好地进行点火、燃烧,导致燃烧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适当地控制伴随着燃料切断的运转状态下的内燃机压缩比来确保燃料切断后的发动机再次启动时的燃烧稳定性、并且谋求提高伴随着燃料切断的运转状态下的燃油消耗性能。
在本发明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中,设有用于向发动机的燃烧室或进气口喷射供给燃料的燃料喷射装置和能够改变内燃机压缩比的可变压缩比装置。另外,利用发动机控制单元等控制装置,根据车辆运转状态设定目标压缩比,朝向该目标压缩比驱动控制内燃机压缩比。而且,在使燃料喷射停止的燃料切断运转状态下,根据上述发动机转速设定目标压缩比。
如上所述地采用本发明,在燃料切断运转状态下,根据发动机转速设定目标压缩比,从而能够抑制压缩压力而抑制浪费的能量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系统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可变压缩比装置的截面对应图。
图3是表示上述可变压缩比装置的高压缩比位置(A)及低压缩比位置(B)处的连杆姿势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上述可变压缩比装置的高压缩比位置(A)及低压缩比位置(B)处的活塞运动的特性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目标压缩比的设定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图5的燃料切断顺序标志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图5的燃料切断标志处理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5的旋转追踪压缩比控制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5的负压追踪压缩比控制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图5的动力运转压缩比控制的详细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用于在上述旋转追踪压缩比控制中设定目标压缩比的旋转追踪压缩比控制映射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上述负压追踪压缩比控制下的目标压缩比等的变化的时序图。
图13是表示用于在上述动力运转压缩比控制中设定目标压缩比的动力运转压缩比控制映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6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跳废料模具结构
- 下一篇:可循环使用的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