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知发动机没有关闭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0528.2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孙继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锐明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唐华明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知 发动机 没有 关闭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获知发动机没有关闭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事业的发展为人们扩大生活、工作的半径提供了保障,其中,长途客运与长途货运中使用的大型汽车和卡车日益增多。在幅员辽阔的区域,大型汽车或卡车常常连续运营十几个小时,运营里程高达上千公里,随之而来的汽车问题日益凸显,例如,停车而没有关闭发动机。
除了个别的特殊情况,例如,暂时停在某个地方候人,停车可以不必关闭发动机之外,一般情况下,停车是应该关闭发动机的。然而,在一些长途客运或货运的途中,由于行车环境比较恶劣,例如,炎热的天气、长时间的行驶带来的疲惫,一些司机为了开空调会选择长时间停车而不关闭发动机,尤其是司机不是所驾驶的汽车的车主时。如果长时间停车而不关闭发动机,不仅浪费油和不环保,对车辆自身也是一种损伤,减少了使用寿命。无论是从环保的角度,还是对真正的车主而言,长时间停车而不关闭发动机是一种违规行为。
现有的方案中没有获知汽车发动机在停车时是否关闭发动机的技术手段,往往采用的是对用户进行节油奖励等政策性手段,但这种政策性手段并不能鼓励用户在停车时有意识地关闭发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获知发动机没有关闭的方法和装置,以协助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对用户的违规行为进行纠正和/或处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获知发动机没有关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整车的行驶参数,所述行驶参数包括车速、振动数据和振动时间;
将所述整车的行驶参数与预设的阈值比较;
若比较的结果为所述振动数据的值和振动时间均大于预设的阈值以及车速为零,则向远端信号接收系统发送所述整车的行驶参数。
可选地,所述采集整车的行驶参数包括:通过振动传感器捕捉振动信息并发出电平信号;将所述振动信息转化为所述振动数据。
可选地,所述采集整车的行驶参数包括:预设一时间阈值;统计所述整车车身振动的持续时间;将所述整车车身振动的持续时间与所述预设的时间阈值比较;若所述整车车身振动的持续时间与所述预设的时间阈值比较的结果为所述整车车身振动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向远端信号接收系统发送所述整车的行驶参数。
可选地,所述采集整车的行驶参数包括:采集所述整车的车速。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采集车牌、当前时间和所述整车的当前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获知发动机没有关闭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比较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整车车身的行驶参数,所述行驶参数包括车速、振动数据和振动时间;
所述数据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整车的行驶参数与预设的阈值比较;
所述数据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数据比较模块比较的结果为所述振动数据的值和振动时间均大于预设的阈值以及所述车速为零,则向远端信号接收装置或系统发送所述整车的行驶参数。
可选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传感器件,用于捕捉振动信息并发出电平信号;数据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振动信息转化为所述振动数据。
可选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时间设置单元,用于预设一时间阈值,所述数据比较模块包括时间统计单元和时间比较单元,所述时间统计单元,用于统计所述整车车身振动的持续时间,所述时间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时间统计单元统计所得整车车身振动的持续时间与所述时间设置单元预设的时间阈值比较,若比较的结果为所述整车车身振动的持续时间大于所述预设的时间阈值,则触发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向远端信号接收系统发送所述所述整车的行驶参数。
可选地,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车速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整车的车速。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辅助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车牌、当前时间和所述整车的当前位置;所述数据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车牌、当前时间和所述整车的当前位置发送至所述远端信号接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锐明视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锐明视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5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