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发动机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27346.2 | 申请日: | 201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0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尤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06 | 分类号: | F01L13/06;F02D13/04;F01L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4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发动机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发动机的制动装置,特别是一种改良的发动机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将内燃机作为制动手段的方法为人共知,只需将发动机暂时转换为压缩机。这种转换切断燃油,在发动机活塞压缩冲程结束时或接近结束时打开排气阀,允许被压缩气体(制动时为空气)被释放,发动机在压缩冲程中压缩气体所吸收的能量,不能在随后的膨胀冲程返回到发动机活塞,而是通过发动机的排气及散热系统散发掉。最终的结果是有效的发动机制动,减缓车辆的速度。
发动机制动器的一个先例是由康明斯(Cummins)提供的美国专利号3220392披露,根据该专利所制造的发动机制动系统在商业上很成功。不过,此类发动机制动系统为顶置在发动机上的附件。为了安装此类发动机制动器,在汽缸和阀盖之间要添加垫圈,因此,额外地增加了发动机的高度、重量及成本。上述这些问题是由于将发动机制动系统当作发动机的一个附件,而不是发动机的一个组成部分或集成件所造成的。
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制动器经过液压回路将机械输入传递到要打开的排气阀。液压回路上通常包括在主活塞孔内往复运动的主活塞,该往复运动来自于发动机的机械输入,比如说喷油器摇臂的摇动,主活塞的运动通过液压流体传递到液压回路上的副活塞,使其在副活塞孔内往复运动,副活塞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在排气阀上,产生发动机制动运作的阀动。
因此,上述由液压驱动的传统发动机制动器存在另一缺点,即液压系统的可缩性或变形,这与液体的柔性有关,高柔性导致制动阀升的大量压缩减小,阀升的减小导致阀载的增加,而阀载的增加导致更高的柔性,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此外,由液压变形造成的阀升减小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与发动机制动性能所要求的制动阀升趋势恰恰相反。为了减少液压柔性,必须使用大直径的液压活塞,增加体积和重量。而且油流需要很长时间使大直径活塞伸出或缩回,导致制动系统惯性大、反应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发动机制动装置,所述的这种改良的发动机制动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制动系统的顶置方式增加了发动机的高度和制造成本的技术问题,同时要解决液压驱动的发动机制动器存在的制动系统惯性大、反应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一种改良的发动机制动装置,由一个排气阀控制机构构成,所述的排气阀控制机构由驱动力输入凸轮、摇臂、摇臂轴和阀桥构成,所述的摇臂设置在所述的阀桥的上方,所述的阀桥内设置有一个竖直孔和一个水平孔,所述的竖直孔与所述的水平孔相交呈三通结构,所述的竖直孔内设置有制动柱塞,水平孔内设置有驱动活塞,所述的驱动活塞的外壁与水平孔之间设置有液密封连接,制动柱塞与所述的驱动活塞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的阀桥内还设有流体通道与水平孔底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桥上方还设有一个排气阀致动器,所述的排气阀制动器由致动凸轮、致动摇臂和致动摇臂轴构成,所述的致动摇臂连接有一个偏置弹簧,所述的致动摇臂轴内设置有轴向流体通道和径向孔,致动摇臂中设置有液体通道和液流切口,所述的液体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的液流切口与所述的径向孔连通,液体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阀桥内的流体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杆的一端与驱动活塞之间构成转动副,所述的连杆的另一端与制动柱塞之间构成转动副。
进一步的,所述的制动柱塞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弹簧的一端,所述的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阀桥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活塞外端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的水平孔端口处设置有弹簧座,所述的回位弹簧外端与所述的弹簧座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力输入凸轮在其内基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小凸起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的致动凸轮在其内基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的摇臂一端内通过螺母设置有呈竖直方向的调节螺钉,所述的调节螺钉与所述的制动柱塞呈上下对齐,所述的调节螺钉下端面与所述的制动柱塞上端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的致动摇臂轴内的流体通道与一个三通电磁阀中的供油口和排油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尤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尤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27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马达
- 下一篇:汽车车身侧向及转弯角度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