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竞争性微生物提高埃博霉素发酵产量的方法及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60414.1 | 申请日: | 201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9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刘新利;李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轻工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P17/18;C12R1/01;C12R1/80;C12R1/84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353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竞争性 微生物 提高 霉素 发酵 产量 方法 应用 | ||
1.利用竞争性微生物提高埃博霉素发酵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ATCC56015菌株和/或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 4075的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UC086菌株接种于活化培养基,培养条件:温度27~29℃,培养3~4天,得活化后的菌株;
(2)取活化后的菌株接种于营养培养基中,于25~35℃、100~300r/min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4天;
(3)向发酵液中加入非极性溶剂提取并真空干燥;
(4)采用有机溶剂溶解步骤(3)所得干燥产物,离心或微滤后清液即为竞争性菌株的发酵产物溶液;
所述步骤(4)使用的有机溶剂为丙酮、甲醇、乙醇或异丙醇或其组合;
(5)取纤维堆囊菌接种至种子培养基;配制纤维堆囊菌产埃博霉素发酵培养基,灭菌处理后在无菌条件下向其中加入竞争性微生物发酵产物溶液;
(6)将纤维堆囊菌种子接种至添加了竞争性微生物发酵产物的发酵培养基中培养;
(7)收集发酵液中的树脂,洗去菌体和发酵液后用测定埃博霉素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培养基的碳源选自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乳糖、柠檬酸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添加量为1~5g/L;氮源选自蛋白胨、胰蛋白胨、酵母膏、玉米浆、硫酸铵、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添加量为1~5g/L;无机盐选自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铜、氯化钾、硫酸镁、氯化钙、硫酸锰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添加量为0.0001~2g/L,培养基的pH 5.0~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营养培养基组分如下:碳源1~5g/L,氮源1~5g/L,无机盐0.01~2g/L,碳源选自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氮源选自酵母浸粉、蛋白胨、胰蛋白胨、牛肉膏、玉米浆、硝酸钠、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无机盐选自硫酸镁、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钾、氯化钙、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中的一种或其组合;pH 5.0~9.0,优选的,营养培养基组分如下:葡萄糖3~5g/L,酵母浸粉3-5g/L,硫酸镁为0.1~1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非极性溶剂是乙酸乙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菌株为纤维堆囊菌So0157-2,在中国典型微生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NO.M208078
6.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ATCC56015菌株和/或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为CGMCC 4075的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UC086菌株在诱导提高埃博霉素等抗生素发酵产量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轻工业学院,未经山东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04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