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含铜氨液的氨压缩机油抗氧化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2503.0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1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霞;施东学;潘健;益梅蓉;何晓瑛;孔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41/06 | 分类号: | C10M141/06;C10M141/10;C10M141/08;C10M161/00;C10N30/06;C10N30/10;C10N30/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含铜氨液 压缩 机油 氧化 方法 | ||
1.一种提高含铜氨液的氨压缩机油抗氧化性的方法,在温度为40~60℃,表压为10~30MPa条件下,使氨压缩机油和铜氨液混合液充分接触1~10小时;氨压缩机油与铜氨液的重量比为1~3;
其中,所述氨压缩机油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
a)100份矿物基础油;
b)0.01~2份抗氧剂;所述抗氧剂由酚型抗氧剂和胺型抗氧剂组成;其中,所述酚型抗氧剂选自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酚)、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烯酸酯或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胺型抗氧剂选自苯基-α-萘胺、烷基化苯基-α-萘胺、辛基丁基二苯胺或烷基化二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含铜氨液的氨压缩机油抗氧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矿物基础油的用量为100份,抗氧剂的用量为0.5~1.2份;所述矿物基础油选自溶剂精制基础油或加氢矿物基础油中的至少一种,黏度指数大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含铜氨液的氨压缩机油抗氧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酚型抗氧剂与胺型抗氧剂的重量比为(1∶1)~(1∶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提高含铜氨液的氨压缩机油抗氧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酚型抗氧剂与胺型抗氧剂的重量比为(1∶1.5)~(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含铜氨液的氨压缩机油抗氧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压缩机油中还包括选自极压抗磨剂或金属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以重量份数计,极压抗磨剂的用量为0.05~4份,金属钝化剂的用量为0.01~2份;其中,所述极压抗磨剂选自磷酸三甲酚酯,所述金属钝化剂选自N,N-二烷基氨基亚甲基苯三唑或甲苯并三氮唑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提高含铜氨液的氨压缩机油抗氧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极压抗磨剂的用量为0.5~1.5份,金属钝化剂的用量为0.02~0.06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提高含铜氨液的氨压缩机油抗氧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压缩机油中还包括选自防锈剂、抗泡剂或降凝剂的至少一种,以重量份数计,防锈剂的用量为0.01~1份,抗泡剂的用量为0.001~0.1份,降凝剂的用量为3~6份;其中,所述防锈剂选自中性二壬基萘磺酸钡或碱性二壬基萘磺酸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泡剂选自甲基硅油、乙基硅油或丙烯酸酯与醚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降凝剂选自烷基萘、聚α-烯烃或聚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含铜氨液的氨压缩机油抗氧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防锈剂的用量为0.05~0.2份,抗泡剂的用量为0.005~0.05份,降凝剂的用量为0.1~0.3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含铜氨液的氨压缩机油抗氧化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氨液中化学组分的浓度为:Cu2+为0.28~0.35摩尔/升、Cu+为1.8~2.1摩尔/升、(CH3COO)-为2.4~3.0摩尔/升、总CO2为1.8~2.2摩尔/升、总NH3为9.5~11.8摩尔/升、游离氨NH3为3.5~4.3摩尔/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5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定位和自动拔料功能的数控机床
- 下一篇:一种自制立式镗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