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7102.4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俞成丙;戚文迎;芮英宇;金莹;吕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263 | 分类号: | D06M15/263;D06M15/564;D06M11/38;D06M10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腈纶 织物 起毛 性能 方法 | ||
1.一种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对腈纶织物进行碱法改性,再用树脂整理剂进行整理;所述的树脂整理剂为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或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法改性的具体步骤为:将腈纶织物浸没在强碱的水溶液中,在温度为50~90℃下,处理15~40min后,用清水洗涤;其中腈纶织物与溶液的重量比为1:15~40,强碱水溶液的浓度5~30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碱为氧氧化钠和氧氧化钾中的至少1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浸渍法对所述的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整理剂进行整理,其具体步骤为:将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和水按照10~40g:1L的重量体积比混合成工作液,在50~90℃温度下,按照腈纶织物与工作液的重量比为1:10~50的比例,将腈纶织物浸没在工作液中,浸渍15~40min,离心脱水,在90~120℃温度下烘焙织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浸轧法对所述的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整理剂进行整理,其具体步骤为:将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有机硅柔软剂、非离子渗透剂和水混合均匀配制成工作液,其中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浓度为10~60g/L,有机硅柔软剂的浓度为0~30g/L,非离子渗透剂的浓度为0~2g/L;将织物在工作液中进行二浸二轧整理,轧液率为60~90%,在80~100℃烘干后,再在110~140℃温度下焙烘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浸渍法对所述的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进行整理,其具体步骤为:将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有机硅柔软剂和水混合均匀配制成工作液,其中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的浓度为20~60g/L,有机硅柔软剂的浓度为0~30g/L;将工作液加热到50~90℃后,按照腈纶织物与工作液的重量比为1: 10~50的比例,把腈纶织物浸没在工作液中,浸渍15~40min,离心脱水,在80~100℃温度下烘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浸轧法对所述的用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进行整理,其具体步骤为:将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有机硅柔软剂、非离子渗透剂和水配制成整理液,其中改性聚氨酯类整理剂的浓度为20~80g/L,有机硅柔软剂的浓度为0~30g/L,非离子渗透剂的浓度为0~2g/L,对织物进行二浸二轧整理,轧液率为60~90%,在80~100℃烘干后,再在90~130℃温度下焙烘1~5min。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硅柔软剂为二甲基硅氧烷乳液或改性二甲基硅氧烷乳液。
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提高腈纶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离子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71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