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快速分类提取技术检测蜂蜜中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49124.5 | 申请日: | 2011-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3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童群义;陈金林;卢坤;陈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江苏省庆缘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快速 分类 提取 技术 检测 蜂蜜 抗生素 残留 方法 | ||
技术领域
基于快速分类提取技术检测蜂蜜中抗生素残留的方法,属于蜂蜜质量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蜂蜜是蜜蜂通过采集植物的花粉和活体植物的分泌液,经自身所含有的特殊物质充分酿造而成的粘稠的、甜味的液体,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天然的甜味食品,作为甜味成分和功能成分,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保健品工业。
我国年产蜂蜜30万吨左右,全国现有蜂农约30万人,蜂产品加工企业2000余家,年产值约80亿元。目前在世界市场上,蜂蜜的年贸易量在23万吨左右,我国年出口大约10多万吨,出口的蜂蜜原料约占国际蜂蜜市场总量的20%,占世界蜂蜜年贸易量的43%,居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世界上最大的蜂产品生产和出口国。我国蜂蜜主销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年均创汇约1亿美元,蜂蜜生产与出口对农作物授粉、农民致富和出口创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然而,近年来面对我国蜂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欧美等国家纷纷对我国蜂产品采取各种限制措施,设置各种非关税壁垒,提出许多相当苛刻的蜂产品药物残留标准,例如氯霉素的控制限量为0.1μg/kg,而蜂蜜中需要检测的污染物种类更是多达100多种,在出口蜂蜜中任何一种污染物超标都会对我国蜂蜜出口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例如:1994年欧盟(EU)出台了禁止在一切食用动物养殖中使用氯霉素的规定。在2001年,欧盟在我国出口虾仁中多次检出氯霉素,随后在蜂蜜等产品中也检出氯霉素。以此为由,2002年1月,欧盟对包括蜂蜜在内的100多种中国产动物源性产品禁止进口,并引发美国、日本、加拿大、沙特、捷克等多个国家的连锁反应。自此以后的数年间,我国蜂蜜、蜂王浆不能向欧盟出口,向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出口也严重受阻,这给我国养蜂、蜂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给我国蜂业界,包括生产、销售、外贸部门以及蜂产品经营等方方面面敲起了警钟。
直到2006年,欧盟、美国等才相继开放我国动物源产品的进口,但大幅度提高了对中国蜂产品药物残留的检出限量要求。由于检测标准提高到了十分苛刻的程度,使我国蜂产品出口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如何从源头抓起,按欧盟等进口国要求建立残留监控体系,做到科学养蜂、合理用药已成了蜂业界的共识和整个行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但是,由于我国蜜蜂养殖户规模小,素质低,转场频繁,因而监控难度大,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超标现象时有发生。尽管目前我国和相关蜂产品进口国都相继出台了大量关于农药、抗生素等污染物检测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但这些方法大都注重检测的准确性而忽略了检测的快速性和成本等因素,因而具有检测速度慢、检测品种少(一个标准一般只能检测一种污染物),检测费用高等缺点。对于我国蜂蜜养殖户小而分散的国情,若对散户销售的蜂蜜每批都采用国标进行全面检测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做一次污染物的全面检测需要数万元人民币,而对于大多数散户来说,其产品的全部销售利润可能还不够支付检测费。但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检测技术来及时剔除个别不法蜂农混入的污染物超标的蜂蜜,而在最终的出口蜂蜜中检测出某种违禁污染物的话,对蜂蜜出口企业来说其后果也将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因此,在蜂产品收购和半成品生产过程中,开发一种能快速检测各种污染物的低成本检测方法对于蜂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江苏省庆缘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江苏省庆缘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491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动控制闭式静压导轨
- 下一篇:以叶绿体为模板水相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