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上的电喷发动机进气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45166.6 | 申请日: | 2010-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5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达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D9/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 车上 电喷 发动机 气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适用于摩托车上的电喷发动机进气管。
背景技术
近几年机动车辆保有量的增加,导致.了石油等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以满足人们对节能和环保的要求。目前,电子燃油喷射技术在汽车上已经得到广泛地应用,它能准确控制混合气的质量,保证气缸内的燃料燃烧完全,使废气排放物和燃油消耗都能够降得下来,同时还提高了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增加了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摩托车采用电喷发动机也是目前针对降低摩托车排放的一项关键技术之一,其中进气管是电喷发动机的电喷系统中一个重要载体。进气管指的是节气门之后到气缸盖进气道之前的进气管路,它的作用是将在空气进入节气门后,经过进气管的缓冲作用,将空气、燃油混合气由节气门体分配到各个气缸。
现有技术的电喷发动机进气管一般由铝合金铸造而成的一段弯管,根据各种型号的摩托车节气门体到气缸盖进气道的位置关系,进气管的折弯角度是不同的。但是,这种结构的电喷发动机进气管存在以下的缺点:以自然进气引擎来说,由于进气管位于节气门之后,所以当引擎油门开度小时,气缸内无法吸到足量的空气,就会造成进气管真空度高,这样燃油就燃烧不充分;而当引擎油门开度大时,进气管内的真空度就会小,但是此时燃油的喷油量也增多,也不利于节能减排。因此,一般系统会加设电子控制单元(英文名称为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向喷油器提供一定宽度的电脉冲信号以控制喷油量。但是这些装置相应地占用了本来就很紧凑的空间,使发动机系统体积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占用空间小,又能保证燃油充分燃烧的摩托车上的电喷发动机进气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上的电喷发动机进气管,包括具有通孔的管体,所述的管体的一端为与电喷发动机节气门连接的连接端,另一端为与引擎进气门连接的连接端,所述的管体上还设有能安装喷油嘴的喷油嘴座装置和能安装电子控制单元的电子控制座装置,所述的喷油嘴座装置与管体的内腔相通,所述的电子控制 座装置也与管体的内腔相通。
所述的喷油嘴座装置为喷油嘴固定凸台,所述的喷油嘴固定凸台位于与电喷发动机节气门连接的连接端的管体的外管壁上,所述的喷油嘴固定凸台上具有与管体内腔相通的第一通孔。
所述的喷油嘴固定凸台与进气管的管体为一个整体。
所述的喷油嘴固定凸台上具有安装喷油嘴的两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的两个第一螺纹孔对称分布在第一通孔的两侧。
所述的电子控制座装置为电子控制单元固定凸台,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固定凸台位于管体的外管壁上,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固定凸台上具有与管体内腔相通且能插装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二通孔;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固定凸台的旁边还设有小凸台,所述的小凸台上具有一个固定电子控制单元的第二螺纹孔。
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固定凸台与进气管的管体为一个整体。
所述的小凸台与进气管的管体为一个整体。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由于在进气管的管体上设置了安装喷油嘴的喷油中固定凸台和安装电子控制单元的电子控制单元固定凸台,换句话说,在实际装配时,将喷油嘴和电子控制单元均安装在进气管的管体上,使发动机系统所占用的空间减小,同时也可以精确地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来控制喷油嘴的喷油量,达到控制降低尾气排放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上的电喷发动机进气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上的电喷发动机进气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喷油嘴固定凸台;2、第一螺纹孔;3、第一通孔;4、管体;5、电子控制单元固定凸台;6、第二通孔;7、第二螺纹孔;8、小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达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达制动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451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马达驱动的供铅泵
- 下一篇:一种电池供电平台的能量补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