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轴承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001407.3 | 申请日: | 2010-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6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倪学海;J·M·皮普扎克;C·L·布鲁威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辆 发动机 轴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机动车辆发动机的轴承,特别是支撑往复式内燃发动机的曲轴的主轴承。
【背景技术】
许多机械,特别是内燃发动机,使用滑动轴承来安装旋转轴例如往复式发动机的曲轴。曲轴具有特殊的要求,因为不仅曲轴的主轴承而且连杆依托的支承轴颈都需要润滑。为了能够润滑连杆轴颈,大多数发动机采用如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润滑油传送配置。如图3所示,曲轴102安装在下轴瓦110和上轴瓦106之间。包含油槽114用于向曲轴内的孔供油。孔使得能够取得油并送至曲轴的连杆轴颈。油槽的长度必须足够长以将所需量的油提供给一个或多个连杆轴颈。根据图3所示的结构,油槽114在下轴瓦110和上轴瓦106之间的分隔线区域内的两端处终止。由于这些区域具有最大的轴承间隙,可通过该区域泄漏更多的油,不仅油槽114内的油压而且发动机其余部分的油压也会减少。结果是,导致较少的油能够进入曲轴102的孔。需要提供一种主轴承结构,其使得较少的油能够通过曲轴主支承轴颈泄漏,同时保持甚至增加轴承油槽的长度,从而增加油槽114内的油压同时使得连杆轴颈能够获得更多的油,或能够使用更小的油泵。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一种机动车辆发动机的轴承系统包括形成于汽缸体壁内的第一轴承支撑结构。第一轴瓦安装至第一轴承支撑结构。第二轴瓦以可分离的方式安装至第二轴承支撑结构。第二轴瓦安装至第二轴承支承结构以使得第一轴瓦和第二轴瓦在第一和第二分隔线处邻接。第一轴承支撑结构和第二轴承支撑结构也确定了基础分隔线,其与轴瓦确定的第一和第二分隔线共线。
在第一轴瓦的内径面和第二轴瓦的内径面上形成有润滑槽。润滑槽从自第一分隔线起在曲轴的正常旋转方向上偏移的位置沿着第一轴瓦的一部分延伸,并延伸越过第二分隔线进入第二轴瓦的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在第一轴承支撑结构内第一轴瓦一部分之下处形成有润滑油供应腔。润滑油供应腔与多个油孔液体连通,这些油孔延伸穿过第一轴瓦进入润滑槽。从形成于汽缸体壁内的通道向润滑油供应腔提供加压润滑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润滑槽在由轴承系统旋转支撑的轴(例如曲轴)的旋转方向上偏移。该偏移大约为旋转角度的15度至3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机动车辆发动机的轴承系统包含形成于所述第一轴承支撑结构内所述第一轴瓦一部分之下位置处的润滑油供应腔,其中所述润滑油供应腔与加压润滑油源或加压润滑油液体连通以及与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轴瓦并进入所述润滑槽的多个油孔液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形成于轴瓦内的润滑槽包括具有总体上深度不变的中间部分和两个端部,端部的深度从总体上不变逐渐降低为零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发动机的主轴承系统,包含形成于汽缸体壁内的总体上半圆的第一轴承支撑结构;安装至所述第一轴承支撑结构的第一轴瓦;安装至所述第一轴承支撑结构的总体上半圆的第二轴承支撑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支撑结构的第二轴瓦使得所述第一轴瓦和所述第二轴瓦在第一和第二分隔线处邻接;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轴瓦和所述第二轴瓦的共同内径面处的润滑槽,所述润滑槽从自所述第一分隔线处偏移开的位置处沿所述第一轴瓦一部分延伸并越过所述第二分隔线延伸进入所述第二轴瓦的一部分;和形成于所述第一轴承支撑结构内所述第一轴瓦一部分之下位置处的润滑油供应腔,其中所述润滑油供应腔与加压润滑油源或加压润滑油液体连通以及与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轴瓦并进入所述润滑槽的多个油孔液体连通;由所述第一轴承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轴承支撑结构以及所述第一轴瓦和所述第二轴瓦可旋转地支撑的曲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减小发动机油泵的尺寸,因为更少的机油能够穿过支持曲轴主支承轴颈的轴瓦泄漏。另外,无需增大发动机油泵的尺寸即可将更多的机油提供给连杆轴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系统的另一优点是该系统可设有常规的主轴承壁和主轴承盖而无需进行费用浩大的修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系统的再一优点是油槽在上轴瓦和下轴瓦内从第一轴瓦内的第一下轴承间隙位置处延伸至第二轴瓦内的第二下轴承间隙位置处,减少了机油泄漏而无损于传送给连杆轴承的机油。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和特征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将更为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系统的发动机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系统的截面图。
图3为现有技术轴承系统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0014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复合肥及其应用
- 下一篇:实施个人导航装置的醒目提示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