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光存储介质的纠错能力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572087.1 | 申请日: | 2010-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4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倪屹;蒋骏宁;张笑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骏宁;倪屹;张笑天 |
| 主分类号: | G11B20/18 | 分类号: | G11B20/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 |
| 地址: | 21009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存储 介质 纠错 能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存储和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存储介质上的纠错码块的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一般的数字多功能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系统的纠错码(ECC)块结构。在一般的DVD系统中,一个数据单元包括2064字节,其中主数据为2048字节,其余16字节用于记录数据单元的附加信息。2064字节的数据依次排列在一个12行×172列的数据块中,16个连续的数据单元列方向排列成一个192行×172列的大数据块,每一列(共172列)的末尾加入16字节的PO码,每一行(包括192行数据和16行PO码)的末尾加入10字节的PI码,即形成了一个208行×182列的纠错码块(ECC块)。
其ECC块写入数据到DVD上所采用的格式是:将16行PO码的每一行依次放入16个数据块之后,形成一个16×(12+1)行×208列的结构。
对于储存高记录密度的光储存介质,其信息记录符尺寸更小,产生错误的可能性更高。如果采用具有上述格式的DVD纠错码应用于高密度储存介质,与DVD相比,其纠错的能力会有所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光存储介质的纠错能力的方法,本方法适用于用于高密度光储存介质中,以改善现有光储存介质(例如DVD)的纠错性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光存储介质纠错能力的方法,步骤包括:先生成纠错码块,再把纠错码块写入光学储存介质。所述生成纠错码块的步骤包括:
A、将以字节为单位的数据进行排列,按照行优先的顺序排列成M行×N列的数据块;
B、将连续的K个(M行×N列)数据块按列方向排列在一起,形成(K×M)行×N列的矩阵块;
C、在数据块N列的每一列末尾分别加入K字节的第一纠错校验字,形成N个长度为(K×M+K)字节的第一码字;
在数据块(K×M+K)行的每一行末尾分别加入P字节的第二纠错校验字,形成(K×M+K)个长度为(N+P)字节的第二码字;
D、将K行第一纠错校验字依次插入到K个(M行×N列)数据块的下面,其中,每一个M行数据下方包含一行的第一纠错校验字,形成K×(M+1)行×(N+P)列的数据写入格式,最终生成纠错码块。
所述步骤A中,在M行×N列的数据块中,包含2060字节的数据,其中,2048个字节为用户数据,其余12个字节用以记录附加信息。在M行×N列的数据块中,M为10字节,并且N为206字节。
所述步骤B、C和D中,M=10,并且N=206。
所述步骤C中,第一纠错校验字是通过对每一列数据进行预定函数F1计算得到的,即(P1,P2,...,P(K))=F1(M1,M2,...,M(K×M)),其中,
M1,M2,...,M(K×M)表示每一列的K×M个数据;P1,P2,...,P(K)表示生成的K个字节的第一纠错校验字。
所述步骤C中,第二纠错校验字是通过对每一行数据进行预定函数计算得到的,即(Q1,Q2,...,Q(K×M+K))=F2(N1,N2,...,N(n)),其中,
N1,N2,...,N(n)表示每一行的n个数据;Q1,Q2,...,Q(K×M+K)表示生成的(K×M+K)个字节的第二纠错校验字。
所述步骤B中,K=16。所述步骤C中,P=10。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般的数字多功能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系统的纠错码(ECC)块结构。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纠错码(ECC)块生成流程图。
图3a为按照图2流程得到的ECC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将图3a中的ECC块经过写入格式处理后的格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纠错码(ECC)块生成过程,首先,对一个含有2048字节用户数据的数据单元进行处理,将其顺序排列至一个M行×N列的矩阵中去,生成M×N数据块。数据的排列是按照行的顺序进行的。其中,一个数据单元包括2048字节的用户数据和12个用于记录附加信息的字节,共2060字节。
将K个连续的M×N数据块生成一个K×(M×N)数据块,其生成过程是将K个连续的M×N数据块按顺序列方向排列成一个矩阵,形成(K×M)行×N列的数据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骏宁;倪屹;张笑天,未经蒋骏宁;倪屹;张笑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572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速漆包机的行线导轮装置
- 下一篇:水泥余热发电用窑头抽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