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悬置耐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0072.6 | 申请日: | 201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5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汪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9/00;C08K13/02;C08K3/22;C08K5/09;C08K5/18;C08K3/04;C08K3/36;C08K5/54;C08K3/06;C08K5/39;C08K5/47;B29B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诗琼 |
地址: | 242344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悬置 耐热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橡胶件,特别是一种耐热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悬置装置是用于支撑发动机以及降噪、隔振的关键元件,悬置产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心脏——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悬置产品大多数为天然橡胶制品,一般在-40~70℃下可以正常使用,随着汽车水平的提高以及燃油燃烧值的增加,发动机温度也有一定的上升,从原来最高70~80℃上升到了90~100℃,利用传统的配方制备的悬置材料已不能满足发动机悬置高耐热以及耐久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高温、抗老化的发动机悬置耐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发动机悬置耐热材料,按重量比含有以下组分:
标准天然橡胶 70~80份;
顺丁橡胶 10~20份;
氧化锌 5~10份;
硬脂酸 1~3份;
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 1~3份;
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 1~2份;
复合石蜡 1~3份;
碳黑 25~40份;
复合皂盐 3~6份;
白碳黑 5~8份;
硅烷偶联剂 1~3份;
硫磺 1~2份;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 1~3份;
N-环已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1~3份。
采用一定比例的天然橡胶和顺丁橡胶并用,可提高橡胶自身的耐热性以及耐磨性能;所述硅烷偶联剂可对白碳黑进行表面改性,从而使得改性的白碳黑对橡胶进行改性,增加橡胶耐久以及耐磨性;有效的硫化体系可增加橡胶的耐热性,并适当提高硫化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发动机悬置耐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一段混炼:将标准天然橡胶和顺丁橡胶置于密炼机中混炼25~30秒,以便两种橡胶能混合均匀,保证产品性能;然后加入氧化锌、硬脂酸、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防老剂RD)、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复合石蜡以及复合皂盐进行混炼至60℃~75℃,混炼达到一定温度,可以提高熔点较低的防老剂RD、硬脂酸、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复合石蜡以及复合皂盐的分散;然后加入白碳黑和硅烷偶联剂,密炼至95℃~105℃,其中,在70~80℃时提上顶栓一次,时间为10~20秒,高温下,硅烷偶联剂与白碳黑进行充分反应并与橡胶结合,提高橡胶性能;再加入碳黑混炼至140℃~160℃后排胶,得到一段胶,其中,在110~120℃和135~145℃时提上顶栓各一次,时间为15~30秒;
(2)二段混炼:将一段胶停放8~16小时后加入硫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N-环已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混炼至100℃~120℃后排胶,得到终炼胶,其中,一段胶必须停放是因为天然橡胶具有分子组合重排的效应,停放可使其性能稳定、分散均匀,另外,排胶温度为120℃以内,是为了避免焦烧;
(3)硫化:将终炼胶成型后送入硫化机,在155±5℃下硫化12~20分钟,得到成品。
按照本发明配方和制备方法制成的发动机悬置耐温材料,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更好的高耐热性,解决了高温耐久的问题,具有良好的硬度、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压变等物理性能以及抗老化、耐臭氧等化学性能,特别是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及耐磨性能,使用寿命长,路谱测试合格,且具有优良的动倍率,可以改善汽车的NVH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按照如下配方备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未经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90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粘结剂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防水透气的PU塑胶膜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