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80154076.7 | 申请日: | 200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1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川尻伸也;松井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2D25/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结构 | ||
1.一种发动机罩结构,所述发动机罩结构应用于工程车辆,所述工程车辆包括:从车辆前方向后方依次配置的散热器、冷却风机及发动机;护罩,所述护罩围绕所述冷却风机;空气滤清器,所述空气滤清器配置在比所述护罩靠前方侧;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个端部连接于所述空气滤清器,并且,另一个端部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口;发动机罩,所述发动机罩能够围绕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转动轴转动,以便能够处于封闭这些构件的关闭位置以及将这些构件开放的打开位置,其中,
所述护罩具有:护罩本体,所述护罩本体设置有围绕所述冷却风机的开口;一对护罩侧凸缘,所述一对护罩侧凸缘是从所述护罩本体的两侧向车辆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的左右一对护罩侧凸缘,具有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朝向与所述转动轴相反侧的第一方向的前后方向抵接面,
在所述发动机罩上,设置从内周面向内方延伸的发动机罩侧凸缘、和安装到所述发动机罩侧凸缘上的第一弹性密封构件,
所述发动机罩侧凸缘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罩上,当所述发动机罩位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发动机罩侧凸缘位于比所述一对护罩侧凸缘更靠所述第一方向侧,
在所述发动机罩绕着所述转动轴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时,所述第一弹性密封构件从所述第一方向侧与所述前后方向抵接面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护罩侧凸缘以随着向下方行进而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侧的方式倾斜,
所述发动机罩侧凸缘与所述护罩侧凸缘对应地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动机罩位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发动机罩侧凸缘及所述护罩侧凸缘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正视图中相互重叠,
所述第一弹性密封构件包括安装部和抵接部,所述安装部的截面为コ字形,弹性地夹持所述发动机罩侧凸缘,所述抵接部以在所述发动机罩位于关闭位置时与所述前后方向抵接面抵接的方式从所述安装部向所述护罩侧凸缘延伸,
所述抵接部能够在所述抵接部从所述安装部延伸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罩具有:左右一对加强凸缘、和第一方向侧加强肋,所述左右一对加强凸缘从所述护罩本体的两侧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侧加强肋将对应的所述护罩侧凸缘及所述加强凸缘之间连接起来,
所述第一方向侧加强肋的所述第一方向侧的端部形成随着向所述第一方向行进而位于车辆宽度方向内方的锥形形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罩具有上方凸缘,所述上方凸缘是从所述一对护罩侧凸缘中的一个凸缘的上端部跨过所述护罩本体的上端部到达所述一对护罩侧凸缘的另一个凸缘的上端部的上方凸缘,并且具有朝向上方的上方抵接面,
在所述发动机罩的内周面设置第二弹性密封构件,
在所述发动机罩绕着所述转动轴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时,所述第二弹性密封构件从上方与所述上方抵接面直接或者间接地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方抵接面具有凹部,所述凹部是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一方侧向上方敞开的凹部,允许所述进气管夹着所述护罩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在所述发动机罩绕着所述转动轴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转动时,所述第二弹性密封构件,在所述上方抵接面之中的形成所述凹部的部位,从上方与所述进气管抵接。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发动机罩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后方向抵接面及所述上方抵接面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株式会社,未经洋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801540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