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原理超节能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63562.7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兴隆 |
主分类号: | F02B75/00 | 分类号: | F02B7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理 节能 发动机 | ||
1.一种新原理的超节能发动机,其特征是:利用“共振原理、杠杆原理、直接做功原理”发明的节能发动机;本技术发动机主要由共振部分、汽缸部分和单向轮三大部分所组成;主要部件是:转轴(1)、单向轮(2)、杠杆(3)或者直齿(14)、惯性锤(4)、弹簧(5)、活塞(6)、汽缸(7)、顶置(8)等;直齿结构的是活塞(6)与顶置(8)相连,顶置(8)上有缓冲弹簧,顶置顺着惯性锤运动的方向对准惯性锤(4)的中心或重心处,惯性锤(4)上安置有弹簧(5),弹簧(5)的一端与惯性锤(4)相连,另一端与机座相连,直齿(14)安装在惯性锤(4)上,直齿可以随惯性锤来回往复运动,直齿(14)延伸方向与活塞往复运动的方向一致,直齿(14)以单向轮(2)直接啮合;杠杆结构的是活塞(6)与顶置(8)相连,顶置(8)上有缓冲弹簧,顶置(8)和弹簧对杠杆(3)的靠近惯性锤(4)一端;本发明没有曲轴,动力的输出轴都是直轴(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的内部是特殊的,其特征是:直齿结构是直齿与单向轮外齿轮直接啮合,直齿条的延伸方向和直齿在运动方向一致,与惯性锤(4)运动的方向一致,直齿条的延伸方向和顶置(8)的作用力的方向线一致,直齿条的延伸方向和与弹簧(5)的中心线平行;杠杆结构的是活塞(6)的直线往复运动方向的中心线不能经过转轴(1)的圆心轴线,并且要较远地错开了转轴(1)的圆心轴线,还要刚好与杠杆延伸的方向形成90°,活塞(6)的顶置(8)作用于杠杆靠惯性锤(4)的一端,活塞(6)的顶置(8)作用于杠杆的具体位置可以左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共振部分里的惯性锤(4)的具体形状是可以自由设计成多种多样的,其特征是:直齿结构的惯性锤(4)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方的,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空心的方筐或圆筒形状:弹簧的一端进入该筐的内部,弹簧的该端与其该筐的顶部相连接,另外的一端和机座相连接,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本发明的发动机体积;共振部分的主要共振工具惯性锤(振子)可以是钢铁锤,也可以用铅块代替;杠杆结构的可以把杠杆(3)做粗大点.把杠杆(3)设计成起双重作用的惯性杆,代替惯性锤(4)的作用,以简化本发动机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中惯性锤(4)在杠杆结构中可以设计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其特征是:可以在杠杆的最顶头又可以在中间或其它什么位置,或者杠杆两头都有惯性锤,单向轮(2)安置在杠杆的中间,这样两边惯性锤所产生的振动刚好相互抵消等,只要起到作用就可以,以简化本发动机内部结构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共振部分、共振装置,其特征是:杠杆结构的是共振部分是惯性锤(4)直接与弹簧(5)相连,惯性锤(4)与杠杆(3)的一端相连,杠杆(3)的另一端与单向轮(2)同一圆心轴线、同一转轴(1)相连,并且是以转轴(1)的圆心轴线为圆心作弧线自由摆动的装置;直齿结构的共振装置是惯性锤(4)直接与弹簧(5)相连,并且惯性锤(4)能够自由上下或往复振动的装置。
6.利用本条所述的“直接作功原理”发明的发动机制造技术(该条也是共振原理必须具有的),本条所述的“直接作功原理”是指不需要把活塞的直线运动方向转化为圆周运动就能很好地把活塞的直线运动方向全部力量用来直接始终相切地推动转轴(1)转动,其特征是:杠杆结构的是杠杆(3)的一端与惯性锤相连相固定而另一端与转轴(1)相连,单向轮(2)也同转轴(1)以不同的方式相连:单向轮的内轮通过销子与转轴1固定,而杠杆3通过轴承与转轴(1)相连;活塞(6)与顶置(8)相固定,顶置(8)推动杠杆上的力量方向与杠杆延伸的方向要刚好成90°(或相切),并与杠杆(3)摆动所形成的平面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杠杆通过挂(9)带动单向轮转动的力量方向也刚好是要与该作力点与指向单向轮转动的圆心所形成的直线成90°(或相切);直齿结构的是单向轮(2)与惯性锤(4)上的直齿(14)直接啮合,弹簧(5)的中心线条是直的了,惯性锤(4)运动方向线要与活塞运动的方向线或者顶置(8)的一样,都是直线运动方式,惯性锤(4)运动中心线要与活塞运动的中心线相互重合,以保证直齿的运动线条与活塞的运动的线条平行和高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兴隆,未经杨兴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6356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收缩胀管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半海底半悬吊式浮筏网笼养殖海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