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循环使用式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6056.7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01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华明 |
主分类号: | F02B53/02 | 分类号: | F02B53/02;F02B55/02;F02B53/14;F02B55/14;F02B5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2700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循环 使用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特别是一种活塞循环使用式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在使用的汽油发动机大多由汽缸、活塞、点火器和连杆组成,发动机工作时活塞在汽缸工作往复运动,点火器安装在汽缸的端部,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连接,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变为旋转运动。现有汽油发动机一个工作周期为四个冲程,工作效率低、油耗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功率大、油耗小、运行平稳的活塞循环使用式发动机。
所述活塞循环使用式发动机,包括机体1、上下端盖2、3高压柱塞泵4、机油泵5、喷油嘴火花塞10,上.下端盖2、3分别与机体1的上下端面连接,其特征是:在机体内设置有由环形钢筒6、多个循环活塞7、及上下端盖2、3构成的多个气缸8、燃烧室9,机轴12;所述环形钢筒6与机体1紧密嵌合,设在环形钢筒6内的多个循环活塞7与圆盘13的外圆连为一体,圆盘13与机轴12同圆心并连为一体,环形钢筒6的上下端面通过耐磨材料14分别与上下端盖2、3紧密连接,多个循环活塞7的上下端面通过耐磨材料14分别与上下端盖2、3转动接触,所述机轴12分别与上下端盖2、3轴承连接。所述多个循环活塞7的外圆表面上设有依次相连的空气压缩面29、过渡面30和工作面31、及进气道,排气道,循环活塞7的内圆中部与圆盘13连为一体。所述机轴12下部设有飞轮15,飞轮15与机轴12固定连接,在飞轮15外圆上设有扇形齿轮16及上下层凸轮17,18在上下层凸轮17,18上分别设有与活塞同等数量凸出的弧形块。在机体1的下部设有输出轴19,输出轴19的中部与机体1轴承连接,输出轴19的后部设有扇形齿轮20,扇形齿轮20,16之间相互啮合。在循环钢筒6内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分布凹入的弧形燃烧室9,燃烧室9的弧形顶部与喷油嘴火花塞10连接。在机体1上设有多个弹簧槽24,在弹簧槽24内两端分别设有与其活动连接的空气压缩片25。在下端盖3里设有制动锁26,制动锁26由锁舌、弹簧、锁尾组成;在下端盖3底部安装有顶杆27,顶杆27尾部设有顶杆滚轮28,顶杆滚轮28紧顶在飞轮的上层凸轮17上,顶杆27的前端通过顶杆弹簧可与制动锁26的锁尾孔眼连接。在圆盘13的下端面上设有多片涡轮叶片。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每一个循环活塞与每一个燃烧室都依次循环发生作用,而不是单一固定的一对一关系。发动机的活塞始终处于一级推一级的循环运行状态。当飞轮旋转时,在活塞压缩面和空气压缩片的共同作用下,空气被压缩至燃烧室。压缩片到达上止点被锁舌锁定;在飞轮的作用下,做功片尾部的锁舌被拉开,失去控制的做功片在弹簧的推力下压在做功面上,喷油嘴火花塞喷油点火,被燃烧膨胀的气体作用于活塞的做功面上,推着活塞向前运动,做功片到达上止点被锁舌锁定,废气由活塞上的排气道排出。伴随着活塞的不断向前运动,做功汽缸后面的压缩汽缸逐渐运行至燃烧室。此时压缩汽缸里被涡轮叶片增压过的空气及时将燃烧室内残余气体冲出,当压缩汽缸的前端运行至空气压缩片时,压缩片尾部的锁舌被拉开,压缩片压向活塞压缩面,重新将空气压缩至燃烧室。在空气压缩片逐步将空气压缩至燃烧室的同时,新鲜空气也将由进气道源源不断的涌入空气压缩片后面的汽缸里,为下一次压缩做准备。
其特点是:
活塞循环使用式发动机具有运行平稳、功率大、油耗小等优点。以八燃烧室六活塞发动机为例,根据结构可知,当飞轮运行一周时,活塞的作功次数为四十八次,而同时做功的两只活塞又在相应的对称轴上(活塞对轴承的冲击力等于零)。相对于四冲程发动机而言,由于吸气、压气、做功、排气一气呵成,而活塞的运行方向始终不变,省去了活塞往返所消耗的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运行平稳,输出功率大,油耗小,适用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机体,2、3-上下端盖,4-高压柱塞泵,5-机油泵,6-环形钢筒,7-循环活塞,8-汽缸,9-燃烧室,10-喷油嘴火花塞,11-做功片,12-机轴,13-圆盘,14-耐磨材料,15-飞轮,16、20-扇形齿轮,17、18-上、下层凸轮,19-输出轴,21-冷却水管,22-空气入口,23-烟道,24-弹簧槽,25-空气压缩片,26-制动锁,27-顶杆,28-顶杆滚轮,29-空气压缩面,30-过渡面,31-做功面,32-滚动轴,33-烟道,34-进气口,35-压缩空气阶段,36-点火阶段,37-做功阶段,38-排气阶段,39-冷却水入口,40-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华明,未经刘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6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