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呼叫转移可靠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96157.0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0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李文良;孙和;俞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8 | 分类号: | H04Q7/38;H04Q7/22;H04M3/54;H04M3/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2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呼叫转移 可靠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呼叫转移功能可靠性的方法,通过提供给呼叫转移用户双向 确认手续来提高呼叫转移功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发明属于通信运营商的用户信息 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呼叫转移(呼转)是一种网络功能,如果某位用户(呼转方)的电话无法接听或 不愿接听电话,可以将来电转移到其他用户(被呼转方)的电话号码上,其中包括三 种类型:①无条件转移所有来电,无论呼转方电话处于何种状态,都会无条件地将 所有的来电转移到事先设置的电话号码。②有条件转移来电,当呼转方电话处于通 话中、无人应答或无法接通时,会将来电转移到呼转方事先设置的电话号码。③转 移分类,可根据呼叫类型及当时电话状态把呼入转移到不同的号码。
在呼转方设置呼叫转移的情况下,确保呼转方呼转正确并且被呼转方免受陌生电 话骚扰的前提条件是提供给呼叫转移双方一种双向确认手续。目前,提供给呼叫转移 双方的确认机制主要有两种方式:
1.若用户通过运营商官方网站设置呼叫转移,确认手续是呼转方必须输入被呼 转方的服务密码。
2.若用户通过客户服务电话设置呼叫转移,确认手续是呼转方必须提供自己的 服务密码,并待客户服务人员征得被呼转方同意后方可开通呼转。
现有的两种确认方式在实现上简单易行,但存在以下缺点:
1.有一部分用户并不知道自己的服务密码,而修改密码必须持身份证到营业厅 办理,导致不能及时办理呼转业务。
2.通过用户行为统计分析得出,用户使用手机设置呼转占呼转总数的95%以上, 是最普遍、快捷的设置方式。但是,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对该设置方式进行呼叫转 移确认,大大降低了呼叫转移功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无法针对手机设置呼叫转移提供确认机制,而本方法则是通过定时提取 交换机信息来捕捉用户通过手机设置呼叫转移的行为,并以下发短信等方式提示呼叫 转移双方。若其中任何一方拒绝此次呼叫转移均可通过回复短信、电话等方式解除此 次呼转关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高呼叫转移可靠性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设置呼叫转移监控模块来提取、分析日志文件,并根据分析结果通知呼 叫转移双方;若呼叫转移其中一方拒绝呼转,呼叫转移监控模块可及时取消双方的呼 转关系;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1-1在网管系统中定制脚本,可实现定时拷贝交换机最新的日志文件至 交换机可供远程服务器下载文件的目录下;
步骤1-2本地服务器设置定时文件传送队列,该队列可定时到交换机可供远 程服务器下载文件的目录下提取日志文件放至呼转数据分析模块指定的本地 目录下;
步骤1-3呼叫转移监控模块模块会将呼转数据分析模块检索出的用户数据 (包括呼叫转移双方的号码、呼叫转移类型)导入数据库,并以下发短信等 形式提示呼叫转移双方;
步骤1-4实时监控呼叫转移用户收到提示后的后续行为,若有用户回复短信 或电话拒绝此次呼转,则及时取消用户的呼转关系。
步骤二,设置呼转数据分析模块,呼转数据分析模块定时提取指定目录下的最 新交换机日志文件,并通过检索关键字来获取呼转双方的号码和呼叫转移类型。其具 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2-1设置文件提取定时器,每当定时器到时就在指定目录重新搜索最新 交换机日志文件;
步骤2-2通过在交换机日志文件中检索关键词来获取呼叫转移双方号码和 呼叫转移类型;
步骤2-3将呼叫转移双方号码和呼叫转移类型写入指定文件,提供给呼转监 控模块导入数据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目前,现有技术无法实现对通过手机设置的呼转行为进行确认,而用户通过手机 设置呼转是最普遍、快捷的设置方式。本系统可定时提取、分析交换机的日志文件, 准实时地获取通过手机设置呼转的呼转双方号码,并及时通知呼转双方。若其中任何 一方回复拒绝呼转,该系统可及时取消呼转关系。
此外,该系统从交换机提取的日志文件较小,在传送过程中不会引起交换机的中 央处理器负荷过高。因此,该技术既能保证网络安全,又能极大程度地避免呼转错误 和恶意呼转的情况发生,有效地弥补了现存呼转确认机制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961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皖南尖吻蝮蛇蛇毒蛋白组分、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空调专用挥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