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孔梯度陶瓷管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23031.0 申请日: 2008-07-15
公开(公告)号: CN101323528A 公开(公告)日: 2008-12-17
发明(设计)人: 范益群;徐南平;江健;卢军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4B35/624 分类号: C04B35/624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徐冬涛;袁正英
地址: 210009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连续 梯度 陶瓷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管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连续孔梯度陶瓷管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无机陶瓷膜由于其独特的优异性能,已广泛的应用于环保、医药、化工以及 食品等众多领域。孔梯度是指孔径随厚度作规则的变化,这样就既能完成分离目 的,又能达到节省动力消耗的要求。工业应用中的一般为非对称膜,即阶梯孔梯 度陶瓷,其结构由支撑层和分离层构成。连续孔梯度是指在厚度方向孔径呈连续、 非阶梯状的变化,因而是一种压力损失最低的多孔陶瓷。

目前,阶梯孔梯度陶瓷大多采用注浆浸渍、挤出浸渍两种方法。而连续孔梯 度陶瓷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而且困难[沈君权.孔梯度陶瓷,现代技术陶瓷.1994, 4,31~37]。通常管状陶瓷采用离心注浆成型工艺制备,近年此方法在众多的胶 态成型工艺中是颇受关注的一种。离心成型中使用的陶瓷浆料一般含有聚乙烯醇 (PVA)、聚甲基丙烯酸铵(APMA)等高分子有机物作为黏结剂,从而增加了浆料的 粘度,导致形成梯度结构所需的离心力过大,一般转速都在10000rpm左右,甚 至高达20000rpm[Steenkamp G.C et al.Centrifugal casting of ceramic membrane tubes and the coating with chitosan.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2001,25, 407-413]。高转速对设备和操作的要求都很高,也因此提高了梯度陶瓷的制造成 本。

在离心成型过程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由于受到的离心理不同,孔径由管内向 管外呈连续梯度分布,内表面孔径最小,外表面孔径最大;最小的颗粒集中在膜 管的内表面,形成膜层。因而离心成型在梯度材料的制备中具有天然的潜在优势。

凝胶注膜是由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Jenny 和Omatete教授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发明的一种新型成型技术[Omatete O O, Janney M A,Strehlow R A.Gelcasting--a new ceramic forming process.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Bulletin,1991,70(10):1641-1647]。其工艺的主要思路 为:在分散剂的作用下将陶瓷粉料在溶剂中分散,再加入有机单体和交联剂制成 浆料,然后加入引发剂以及催化剂,改变环境条件(一般指温度条件),使有机单 体和交联剂发生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链,并不断交联,从而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将陶瓷颗粒包裹在其中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陶瓷坯体,然后通过高温烧结得到陶 瓷。

凝胶注模作为一种新颖的、先进、灵活的制备技术,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实用 性,具有以下几个显著优点:

(1)通用性好,适用陶瓷粉体很广;

(2)成型各种复杂形状和尺寸的陶瓷零件;

(3)成型坯体组分均匀,显微结构均匀,缺陷少;

(4)凝胶注模成型浆料固相含量高(固相体积分数>50%),坯体干燥与烧结收 缩小,可以实现净尺寸成型;

(5)该工艺对模具也无特殊要求,模具可以是金属、玻璃和塑料等;

(6)成型坯体的强度高,干燥后的坯体弯曲强度一般达20~40MPa,可直接进 行机械加工;

(7)坯体内有机物含量较低,防止后续过程释放过多的有机物而造成环境污 染;

(8)成型操作简单及所需设备简单,成本低,可批量生产。

中国专利ZL02144131.6公开的薄膜陶瓷管的制备方法及离心成型机。其成 型是将主料为α-氧化铝的配料细粉研磨后,投入凝胶注模液中,边搅拌边抽真空, 待均匀后得到悬浮浆料。然后将悬浮浆料注入离心成型机的料筒中进行凝胶离心 成型,成型后的干坯经干燥烧结后得到所需要的陶瓷薄壁管。配料的过程中采用 球磨机进行球磨。所得陶瓷管的密度为3.89-3.92g/m3。试验中用到的凝胶单体丙 烯酰胺是一种神经毒素,毒性较大,在工业应用中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3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