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偶数200bp梯度DNA分子量标准及其快速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15777.X | 申请日: | 200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5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叶春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P19/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2山东省济南市舜耕***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偶数 200 bp 梯度 dna 分子量 标准 及其 快速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偶数200bp梯度DNA分子量标准,其特征是由7条DNA带组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混合物,长度分别为:400bp、600bp、800bp、1000bp、1400bp、2000bp、3000bp;各条DNA带的浓度(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比列关系(2∶3∶4∶5∶7∶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偶数200bp梯度DNA分子量标准的快速制备方法,7条DNA带是以质粒pYE9600酶切对象,通过大肠杆菌发酵和碱裂解法提取目标质粒pYE9600,经过纯化,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进行酶切消化,从而释放其中所含的200bp系列片段,其特征在于:
①取-20℃冷冻保存的pYE9600质粒2-5微升通过热激转化的方法将其转入大肠杆菌DH5α或JM109中,涂布于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平板上,倒置于37℃恒温箱内过夜培养,第二天挑单菌落,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5ml)培养至OD600=0.8,转接于100ml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剧烈震荡培养3-5小时,至OD600=0.6时,继续以1∶100的比例转接于已37℃预热的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1000ml)中培养12-16小时;
②目标质粒pYE9600的大量制备及纯化,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于250ml离心瓶中4100-6000rpm常温或4℃收菌,离心时间为3-10分钟,获得菌体沉淀;用20ml的溶液I重悬菌体沉淀;并将之转入600ml的矿泉水瓶中;
(2)分别加入40ml新配制的溶液II,拧好盖子,轻轻颠倒数次,使内容物彻底混匀,室温下放置10-15分钟;
(3)分别加入30ml冰预冷的溶液III,拧好盖子,轻轻地但完全地颠倒、震荡混匀几次(此时不应再有分离的两个液相);将矿泉水瓶在冰上放10-20分钟;
(4)将矿泉水瓶中的内容物转入离心瓶中,平衡后离心;
(5)6000rpm离心20分钟,将上清轻轻转入量筒中,弃去离心瓶中的沉淀;
(6)加30ml氯仿抽提;
(7)转入分液漏斗,静置5分钟,待分相后,分别收集下层的有机相(氯仿)和上层的水相;
(8)将水相10,000rpm离心10分钟;
(9)合并所有水相(加入10ul的RNase,室温静置10分钟),量其体积,加入0.7倍体积的异丙醇,并充分混匀,室温下放置10-20分钟;
(10)室温下8000rpm离心15分钟,以回收核酸沉淀;
(11)小心弃去上清,将离心管敞开盖,倒置于纸巾上以除去残余的上清;
(12)室温下用5ml 70%的乙醇刷洗管底及管壁,小心的倒掉乙醇(注意防止沉淀物的倒出),并将离心管开口倒置于纸巾上使剩余的乙醇挥发掉(15-20分钟);
(13)5ml TE(pH8.0)溶解湿润的核酸沉淀;
(14)溶解后得到的质粒溶液用等体积的酚-氯仿抽提3遍,以充分去除蛋白质,获得澄清的液体;
③利用所获得的pYE9600质粒建立酶切反应体系,其中反应缓冲液的体积为反应总体积的1/10;加入适量的内切酶,充分混匀后于37℃水浴保温20-50个小时;之后将琼脂糖凝胶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电泳缓冲液(TAE),使凝胶浸于液面下约3mm,将部分酶解产物取出并进行梯度稀释,加入适量的凝胶上样缓冲液(loading buffer)并混合,用移液枪将之加入凝胶孔中,以5V/cm的电压进行电泳,使核酸分子向阴极泳动,当溴酚兰泳动到凝胶的三分之二处时停止电泳,在紫外透射仪上观察酶切产物的纯度及产量;
④所得的偶数200bp梯度DNA分子量标准的纯化:用酚∶氯仿为1∶1的混合溶剂抽提,去除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内切酶)成份,一般经过2-3次的抽提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通过向体系中加入适量的TE缓冲液,将3000bp的DNA条带定量为150ng,其他条带的量依次为(从大到小)100ng、70ng、50ng、40ng、30ng、20n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7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及铜合金表面处理剂
- 下一篇:一种灵芝配养料的配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