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中的油传感器的配置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17990.8 | 申请日: | 2007-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9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小山良明;上嶋英夫;远藤祐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M11/12 | 分类号: | F01M11/12;F02B7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李艳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中的 传感器 配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中的油传感器的配置结构,该发动机在气缸体的下表面和贮存发动机油的油底壳之间具有用于收纳相互平行的一对平衡轴的平衡器壳体。
背景技术
通过下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下技术:为了判定机动车用发动机的发动机油的更换时机,在油底壳的底部设置根据PH值对发动机油的劣化程度进行检测的油劣化传感器。该油劣化传感器具有:内部收纳有传感元件的传感部;以及支承该传感部的安装部,从形成于油底壳底部的开口将传感部朝上地插入油底壳并将安装部固定在油底壳的底部。
并且,通过下述的专利文献2公开了以下技术:在发动机油的上方具有挡板,以抑制在发动机油底壳内部贮存的发动机油的液面激荡。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839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0115号公报
然而上述现有的油劣化传感器由收纳在油底壳内部的传感部和露出在油底壳外部的安装部构成,在传感部的下端部附近形成有供发动机油出入的油孔,并且在传感部的上端部附近形成有供空气出入的通气孔。因此,当油底壳内的发动机油激荡而产生的飞沫从通气孔渗入传感部内时,存在传感部内的发动机油的液面变化从而对检测精度产生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为了防止发动机油的激荡,在油底壳内部配置挡板的方法是有效的,但是如果设置挡板则存在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并且,在使从横置的发动机的气缸盖向前方延伸的排气管向下并向后弯曲,在油底壳的下方通过,并被引导至车身后方时,需要将排气管配置在形成于油底壳底部的 朝上凹进的凹部内以确保该排气管的最低地上高度。在将平衡器装置配置在油底壳内部的情况下,如果为了供排气管通过而在油底壳上形成所述凹部,则存在由于该凹部而难以确保将油传感器配置在油底壳内部所需空间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确保油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同时,有效地利用油底壳内部的死区来配置油传感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提出了下述的发动机中的油传感器的配置结构:所述发动机在气缸体的下表面和贮存发动机油的油底壳之间具有平衡器壳体,所述平衡器壳体收纳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平衡轴,其中,油传感器配置在所述一对平衡轴之间,所述油传感器设在所述油底壳的底部并向铅直方向上方立起。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提出了下述的发动机中的油传感器的配置结构:所述发动机在气缸体的下表面和贮存发动机油的油底壳之间具有平衡器壳体,所述平衡器壳体收纳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平衡轴,其中,油传感器以突出至所述平衡器壳体的内部的方式进行配置,所述油传感器设在所述油底壳的底部并向铅直方向上方立起。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所述第一或第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下述的发动机中的油传感器的配置结构:排气流过的排气通路配置在所述油底壳的下方,所述油传感器配置在从铅直方向观察时不与所述排气通路重叠的位置。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所述第一或第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下述的发动机中的油传感器的配置结构:所述油底壳的底部具有深度不同的浅底部和深底部,排气流过的排气通路配置在所述浅底部的下方,并且,所述油传感器配置在所述深底部的上方。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所述第一至第四特征中的任一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下述的发动机中的油传感器的配置结构:所述油传感器具有用于覆盖传感元件的罩部件,利用在所述平衡器壳体上设置的 遮蔽部来覆盖在所述罩部件的上端附近形成的通气孔。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所述第五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下述的发动机中的油传感器的配置结构:所述遮蔽部围绕所述油传感器的露出至油底壳内的部分中的至少上半部分。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特征,在所述第五或第六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下述的发动机中的油传感器的配置结构:所述遮蔽部以与所述平衡器壳体分体的形式形成,且安装在该平衡器壳体上。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八特征,在所述第五至第七特征中的任一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下述的发动机中的油传感器的配置结构:在所述遮蔽部的比所述通气孔高的位置上形成有连通该遮蔽部的内外的排气孔。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九特征,在所述第五至第七特征中的任一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下述的发动机中的油传感器的配置结构:在所述遮蔽部的不与所述通气孔的开口方向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连通该遮蔽部的内外的排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7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密信息存储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使用高通量、非破坏性种子取样的种子选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