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室转体转子式汽油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6106.1 | 申请日: | 200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49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代吉升;戴先凤;张玉玲;戴清;陈云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吉升;戴先凤 |
主分类号: | F02B53/02 | 分类号: | F02B53/02;F02B53/04;F02B53/12;F02B53/14;F02B55/02;F02B5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河北省沧州市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体 转子 汽油 发动机 | ||
1.一种双室转体转子式汽油发动机,它设有发动机外壳、缸体、转子、缸体端盖、排气环、动力输出轴、发动机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排气滑动活门(23)、密封块(22)、转子叶片(21)、火花塞(11)、密封组连件和密封连接组件,转子(7)由转子转轴(5)分别通过两端的密封组连件装连于发动机固定支架(17)上,转子转轴(5)的一端密封组连件上制有进气通道,转子(7)的转子体内装连有转子叶片(21),并在转子(7)的体内转子叶片(21)的两侧配合装连有密封块(22),在转子叶片(21)的任何一个两片的叶片之间装连有排气滑动活门(23),转子(7)的转子叶片(21)顶端紧密动配合连接缸体内衬套(8),缸体内衬套(8)镶嵌于缸体(9)内,在缸体(9)对应发动机外壳(1)内的两个工作室位置分别制有一排连接进气通道的进气孔,并在缸体(9)上制有一排连通排气通道至缸体外体排气环(10)的排气孔,还在缸体(9)上制有点火孔装连火花塞(11),缸体(9)开口两端分别装连有缸体端盖(12)与缸体(9)一并通过密封连接组件分别连接于两端的发动机固定支架(17),两端的发动机固定支架(17)连接发动机壳体(1)的两端,转子转轴(5)的两端分别由连轴节连接有动力输入轴(18)和动力输出轴(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转体转子式汽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转子转轴的密封组连件是由2个I轴承(13)、2个II轴承(14)、2个I油封(15)、2个I轴承座(2)组成,2个I轴承(13)分别装连于转子两侧的紧靠转子(7)的转子转轴(5)上,2个I油封(15)和2个II轴承(14)自外向里依次装连于转子转轴(5),转子转轴(5)连接两端发动机固定支架(17)的内侧,2个I轴承(13)、2个II轴承(14)和2个I油封(15)均分为两端各1个的装连共有2个I轴承座(2)的轴孔内,2个I轴承座(2)分别固定连接在发动机固定支架(17)的发动机壳体(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转体转子式汽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缸体与端盖的密封连接组件是由2个II轴承座(6)、2个III轴承(4)、2个II油封(3)和2个I轴承座(2)组成,2个II轴承座(6)分别连接于缸体端盖(12)外的两端,在2个II轴承座(6)与2个I轴承座(2)之间均分为两端各1个的装连有共2个III轴承(4)和2个II油封(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转体转子式汽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转子转轴(5)所连接的动力输入轴(18)是在轴头上装连传动轮(19),传动轮(19)分别连接空气增压机和交流发电机,并在动力输入轴(18)上套连有装于发动机固定支架(17)上的感应点火器(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转体转子式汽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转子转轴(5)所连接的动力输入轴(18)的轴头上装连装连磁力发电机(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转体转子式汽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转子(7)上装连的转子叶片(21)为3-4片的转子叶片,,其中有1片转子叶片为固定叶片顶部固定连接于缸体内衬套(8),3片的转子叶片呈Y字形连接于转子,4片的转子叶片呈K字形连接于转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室转体转子式汽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排气环(10)是由内环体和外环体配连组成,内环体的内孔壁静配合装连于缸体(9)上,外环体固定连接于发动机外壳(1)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室转体转子式汽油发动机,其特征在于,空气增压机是蜗轮空气增压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吉升;戴先凤,未经代吉升;戴先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1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体组织光学检测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离子交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