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花塞发动机的烃气发生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33372.X | 申请日: | 2007-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6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郑清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清河 |
| 主分类号: | F02B19/12 | 分类号: | F02B19/12;F02B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2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花塞 发动机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花塞发动机的烃气发生装置。确切地说,它是对发动机的燃烧室被压缩气体燃烧进行改造的一种烃气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为支持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遵循“国三”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生产汽车企业界在资金、技术、人才、国内外合作等做了各方面的努力。但短时间内仍难以达到“国三”的低尾气排放标准。于是改良发动机成为该企业界的努力方向之一,改良电燃油喷射,实现三元化催化,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这种装置均存在失效性问题,且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主要是这种装置存在三元催化元件的老化失效、电喷元件时效老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后的一种火花塞发动机的烃气发生装置,该装置可以解决火花塞腔扫气及烃气装置与三元催化、电喷元件老化、“时效性”汽车尾气排放超标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利用真空提取低度烃气,被提取的烃气进入到油气管,分成两路,一路经过联动杆带动的油气调节阀,再经过发动机进气管到达喷油器口与电喷燃料混合,另一部分直接通过火花塞油气管,经过油气单向阀进入到火花塞空腔进行扫气。该实用新型的汽油箱与烃气室是相连的,它们通过进油管相连,进油管与油箱相接的那一端深入到油箱内部,另一端与从烃气室伸出的那一段进油管相接,且口径大于从烃气室延伸出来的那段进油管口径。
汽油箱与烃气室通过一个进油管连接,接近烃气室一端的进油管设置一个阀门,烃气室中设置一个浮子和杠杆,通过浮子和杠杆相互作用对阀门进行控制。以此调节汽油的续流和烃气的及时补充.
本实用新型中的发动机远转时,发动机进气管产生真空,油气管、烃气室几乎也同时产生真空,油气调节阀随同节气门联动,空气滤清器中少量空气经进气管进入到烃气室,由于进气管伸入到汽油内,因此,进入的空气经过汽油把汽油里的低度烃带出油面,被真空吸入油气管,烃气室内的真空克服了汽油的重力,将低度烃气吸出油面时带走烃气,吸入油气管的烃气分别到达喷油器附近及火花塞腔内,进入火花塞腔内的烃气供给火花塞腔扫气,且与火花塞周围空气混合,浓度较高,点火时易于带动稀燃料及其他油质燃烧。
由于为真空提取的烃气设置了一条通往火花塞空腔的路,供给火花塞腔扫气和火花塞周圈,火花塞周圈的烃与空气配合较浓,有利于点火时带动稀燃烧和其他油质燃烧,减少了燃烧时间,提高机械能。也提高稀烃与空气混合气体的燃烧效率,此种燃烧适合稀混合气,节约的汽油相当于未改良前耗油量的20%,同时尾气排放也低于“国三”标准底线,真正达到环保的效果。烃气室里通过浮子杠杆阀门控制汽油和烃气补给,较为有效的解决烃气提供中断的问题,避免烃气装置的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A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B向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为汽油箱;2为进油管;3为阀门;4为支架;5为浮子;6为杠杆;7为电动油泵;8为出油管;9为油气管/烃气室;10为进气管;11为火花塞油气管;12为油气管;13为油气调节阀;14为联动杆;15空气滤清器;16为节气门;17为发动机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发动机远转时,发动机进气管产生真空,油气管12、烃气室9几乎也同时产生真空,油气调节阀13随同节气门16联动。汽油箱1通过进油管2与烃气室9相连接,烃气室9与进油管2相连的一端设有阀门3,阀门3的关闭是通过浮子5和杠杆6实现的。汽油箱1的汽油经进油管2流经阀门3进入到烃气室9,续流一定高度,浮子5上浮带动杠杆6另一端将阀门3往下压,此时将汽油箱1通往烃气室9的油路阻断。随着电动油泵7工作和烃气的消耗,油平面下降带动浮子5往下沉,杠杆6另一端上移阀门3打开,油箱汽油开始续流,补充烃气室9内的汽油。由图可知空气虑清器15通过一根进气管10到达烃气室9,发动机远转活塞下移处于进气行程时随着空气通过进气管10进入汽油,把低度烃气带出油面。通过油气调节阀13到达发动机进气管。活塞下移时,发动机处于进气行程时,汽缸内产生真空,同时火花塞空腔内同时吸开了油气单向阀,真空状态下的火花塞油气管11吸入少量的烃气,进入火花塞空腔到达汽缸。火花塞油气管11另一端是与烃气发生装置中的油气管12相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清河,未经郑清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333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