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连杆衬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20481.8 | 申请日: | 200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7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峰;李昌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9/04 | 分类号: | F16C9/0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曰俊 |
地址: | 26100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连杆 衬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衬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发动机连杆小头的衬套。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连杆衬套安装于发动机连杆的小头,在活塞销与发动机连杆之间起到滑动轴承的作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活塞销要对衬套的下部施加压力;而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时,活塞销要对衬套的上部施加压力。由于连杆摆动角度的限制,承受活塞销压力的下部区域(以下称为下部承压区域),以及承受活塞销压力的上部区域(以下称为上部承压区域)都是一个确定的区域。
为了保证活塞销与衬套之间的润滑,通常在衬套内壁上设置储油槽结构。润滑油从油孔溅入储油槽,从而在活塞销与衬套之间形成一层润滑油膜。下部承压区域要承受做功行程燃气的爆发力,例如欧III柴油机,发动机的最大爆发压力达到165bar,因而衬套的下部承压区域比上部承压区域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但是,公知的连杆衬套的储油槽结构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其储油槽均布在在衬套整个内壁,因而衬套下部承载区域总是更快地受到磨损。另外,润滑油只能从油孔进入储油槽,而油孔一般都开设于衬套的上部承压区域,进油量小,很难形成稳定的油膜,因此,造成了活塞销与衬套之间润滑性能差,活塞连杆总成可靠性降低,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连杆衬套,以解决发动机工作时,其储油槽进油量少,难以形成稳定油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连杆衬套,具有圆筒状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用于承受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活塞销压力的下部承压区域,和用于承受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时活塞销压力的上部承压区域;所述上部承压区域设有油孔,所述本体的内壁设有沿周向延伸的主储油槽,所述主储油槽与所述油孔相通,所述本体内壁还设有副储油槽,所述副储油槽的一端与主储油槽相通、其另一端开口于所述本体的端面。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主储油槽止于所述本体的下部承压区域,所述副储油槽设置于所述上部承压区域与下部承压区域之间的本体内壁上。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本体开设有一条对接缝,所述对接缝一侧的本体设有凸出部,所述对接缝的另一侧的本体设有凹入部,所述凸出部与凹入部扣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本体内壁还设有副储油槽,所述副储油槽的一端与主储油槽相通、其另一端开口于所述本体的端面,一方面,润滑油不仅可以从油孔溅入,而且还可以从副储油槽在本体端面的开口溅入,使进入储油槽的油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副储油槽也能起到储油作用,增大了储油量。事实证明,这样的结构在欧III柴油机上使用时,在衬套和活塞销之间也能形成稳定的油膜,从而改善了其两者之间的润滑性能,增强了活塞连杆总成的可靠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由于所述主储油槽止于所述本体的下部承压区域,所述副储油槽设置于所述上部承压区域与下部承压区域之间的本体内壁上,从而使衬套本体的下部承压区域无储油槽结构,加强了本体下部承压区域的承压能力,从而使衬套本体在各个区域的耐磨性能得到平衡,进一步增强了活塞连杆总成的可靠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由于所述本体开设有一条对接缝,所述对接缝一侧的本体设有凸出部,所述对接缝的另一侧的本体设有凹入部,所述凸出部与凹入部扣接,因此,衬套形状的改变会受到相互口街的凸出部和凹入部的限制。相对于自然对接的衬套,在受力时,本体的形状不容易改变,从而使衬套和活塞销之间形成的油膜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发动机连杆衬套具有圆筒状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用于承受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活塞销压力的下部承压区域3,该下部承压区域3的圆周角大约在110°~130°之间,和用于承受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时活塞销压力的上部承压区域。所述上部承压区域设有油孔1,所述油孔1有两个,所述这两个油孔1对称设置于所述上部承压区域的中垂面的两侧。所述本体的内壁设有沿周向延伸的主储油槽2,所述主储油槽2位于所述本体的轴向中部且与所述油孔1相通,所述主储油槽2止于所述本体的下部承压区域3,在靠近下部承压区域3的主储油槽2的尾部分别设有两条沿横向延伸的分支储油槽8,所述的分支储油槽8分别向下倾斜,这样,在连杆摆动时,润滑油可以更顺畅地从流入下部承压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20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耐磨滚筒
- 下一篇:单级高压小流量离心鼓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