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和将空气滤清器安装到发动机上的空气滤清器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20848.4 | 申请日: | 200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94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义彦;米田新吾;坂本一弘;松原泰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35/04 | 分类号: | F02M35/04;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空气滤清器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特别涉及防止沿设置在通用发动机上的滤清器罩体的外表面上流下的雨滴被吸入、并且防止吸入的外界空气未被净化就被吸入发动机侧的空气滤清器,进而涉及用于将外界空气净化并导入发动机特别是通用发动机的、将空气滤清器安装到发动机上的空气滤清器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发动机驱动式工作机多在室外使用,并且,由于与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连接的空气滤清器处于暴露在大气中的状态,因此可能招致下述的不良情况:沿空气滤清器罩体的外壁流下的雨滴,受到发动机的进气负压作用,被吸入空气滤清器内。
因此,以往公知有:在空气滤清器上设置防雨帽,以防止雨水进入空气滤清器内(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另外,以往还公知有这样的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在通用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中,在封闭发动机盖罩的下表面开口的底板上设置接合筒(进气筒),该接合筒上嵌合有空气滤清器滤芯,在该空气滤清器滤芯和底板之间夹装衬垫,从而不使含有灰尘的外界空气通过外界空气滤清器滤芯,从而避免其直接向发动机侧漏出。
此外,以往还公知有这样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3):在通用发动机中,用于吸入并净化外界空气后将其导入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利用螺栓等紧固部件一体地支撑在该发动机的气缸部的一侧。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3-113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1-78258号的微缩胶片
专利文献3:日本实公昭59-62263号公报
但是,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的公开内容,在空气滤清器上设置的防雨帽具有圆锥斜面部,在其上穿设有特殊形状的多个抽吸口,并且这些抽吸口形成为设置有周壁等复杂结构,从而不仅导致成本上升,并且在进气流量大的情况下,无法充分地防止雨水的吸入。
另外,根据上述专利文献2的公开内容,为了进行空气滤清器滤芯的更换和清洁等维护作业等,在将其从接合筒卸下时,与空气滤清器紧密接触状态下的衬垫有可能被一起卸下,因此存在再次组装时漏装或丢失该衬垫等其它问题。
此外,一般在通用发动机中,利用空气滤清器净化后的空气,在支撑于发动机上的化油器中与燃料进行混合调整,之后该混合气被供给发动机,因此,空气滤清器在隔着化油器离开发动机的位置,以外伸状态支撑在该发动机上,从而存在难以确保空气滤清器的支撑刚性的问题,并且在为了提高空气滤清器性能而增大空气滤清器腔室容积的情况下,会导致空气滤清器罩增大而上述问题更加显著,进而,为了将空气滤清器紧固在发动机上,有时还要取下空气滤清器罩来将空气滤清器与发动机紧固起来,从而另外也会导致空气滤清器与发动机的紧固作业效率低下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所有问题的、新型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以及将该空气滤清器安装到发动机上的空气滤清器安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提出了如下所述的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在滤清器罩体上设有连通外界空气的抽吸口和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的排出口,并且在其内部容纳有用于净化从抽吸口抽吸来的外界空气的空气滤清器滤芯单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抽吸口附近围绕该抽吸口的、滤清器罩体的侧壁,延长到抽吸口的下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上述第一特征基础上提出一种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抽吸口和侧壁之间设有遮蔽壁,由上述侧壁和遮蔽壁形成了延长到抽吸口下方并存在空隙地对置的双重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上述第一或第二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遮蔽壁以与上述侧壁并列的方式沿上述抽吸口的外侧开口缘设置,进而朝离开上述抽吸口的方向延长,并且弯曲形成为从两侧覆盖抽吸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上述第一、第二或第三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抽吸口具有相对于其中心向滤清器罩体的中心侧扩展的扩展部,并且一体地连接有朝滤清器罩体内向上延长的进气筒,该进气筒的直径从抽吸口侧的入口向其上端的出口逐渐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20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石棉环保节能型隔膜布及其织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