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鹿茸加工技术与设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8101148.7 申请日: 1988-03-03
公开(公告)号: CN1015692B 公开(公告)日: 1992-03-04
发明(设计)人: 秦荣前;焦振兴;于津寿;崔尚勤;韦能根;佘永茂;王玉群;魏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四平市种鹿场
主分类号: A61K35/32 分类号: A61K35/32
代理公司: 吉林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刘建军,王守信
地址: 吉林省长***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鹿茸加工技术与设备属于动物体加工技术。该技术包括鲜茸预处理,去水处理、制取配方,第一、二次定型、茸棒散水、切片与压片包装等工艺,还包含鹿茸棒成型器设备,该设备包括成型器主体,纵向与径向加压螺栓等。本发明工艺流程比传统工艺减少加热时间80%,缩短了加工周期,尤其是制成中间产品湿茸,使得工艺流程更为简化,减轻2倍以上的劳动强度,该发明制得的鹿茸制品中高效营养添加剂含量增中3-10%,提高了鹿茸的药效,并且鹿茸制品外型一致,有利于贮存。
搜索关键词: 鹿茸 加工 技术 设备
【主权项】:
1.一种鹿茸加工技术,其加工过程如下,本过程除去h外,其余皆为特征部分:a、将锯后鲜茸进行预处理,其中包含排血处理和带血处理,排血处理时是将锯后鲜茸排血采用蒸馏水用注水器向鲜茸皮下及骨松质注入冲洗净茸血,然后用醇提取法回收茸血中的水溶性浸出物及醇溶性浸出物;带血处理是将鲜茸封锯口;b、去水处理:将经过a步骤的鹿茸用净化水煮沸,熟化,进行去水处理成干茸或湿茸;c、制取添加剂:用乙醇法提取回收a步骤茸血中的水溶性浸出物及醇溶性浸出物或回收b步骤煮茸水中的含同样成分的水溶性浸出物及醇溶性浸出物,按整个配方重量比称重该水溶性浸出物及醇溶性浸出物0.3~0.6%,鹿角胶3.7~3.4%或该水溶性浸出物及醇溶性浸出物按重量比称重0.3~0.6%,鹿角胶3.6~3.3%和蜂王浆或人参或麦饭石0.1%;d、制取配方:将经过b步骤的鹿茸86%(或湿茸折合成干茸添加剂4%,真皮层10%的重量比称重备用;e、第一次定型:将称好的鹿茸擦试后清除茸毛及表皮,截成柱状体的茸棒,用蒸馏水润湿干茸棒,将其纵向切成4~6瓣的茸条,或将湿茸棒直接按纵向切成4~6瓣的茸条,按照骨化程度与色泽调制茸条将茸条重新组合成茸棒,再将茸棒放入鹿茸棒成型器内加压成型,然后将茸棒连同成型器一起置入压力加热器内加热至一个标准大气压时停止加热,茸棒在压力加热器中继续软化30~50分钟后成为定型软化茸棒;f、第二次定型:将经过e步骤的茸棒纵向切成2~4瓣,将称好的添加剂均匀地涂地茸瓣上,然后恢复茸棒,包上称好的真皮层,再外包无毒薄膜后,将茸棒置入成型器内加压成型,再将茸棒连同成型器一起置入压力加热器中加热至一个标准大气压停止加热,茸棒在压力加热器中继续软化30~50分钟后成带皮切片茸棒或鹿茸棒制品;g、茸棒散水:将带皮切片茸棒自然风干至含水量15~18%;h、切片:将散水后的茸棒切成片,一般厚度为0.05~0.13毫米;i、压片:将切好的茸片展开压在灭菌后的吸湿纸上,用螺旋压力器加压10~12小时;j、将经过f步骤的鹿茸棒制品和经过i步骤的茸片干燥至含水12%;k、包装:将经过j步骤的茸片按骨化程度、厚度、片心直径、形状及色泽分级包装;将经过j步骤的鹿茸棒按骨化程度形状及色泽分级包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四平市种鹿场,未经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四平市种鹿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8810114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