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池智能修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09158.3 | 申请日: | 2019-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8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锋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电池智能修复器,涉及汽车电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修复器本体、保护盖和封底,保护盖与封底互相配合形成盒体,修复器本体设置在盒体内;保护盖与封底均为“U”形板结构,封底包括底板、侧挡板和盖板,底板两端分别与侧挡板和盖板连接;侧挡板和盖板一端设置有若干螺孔;盖板一表面设置有若干导线开孔;保护盖包括固定板和支板,固定板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板连接;固定板和支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槽;螺槽与螺孔相互配合。本实用新型通过修复器产生一个脉冲电流,利用瞬间的大电流去刺激电瓶极板上已经变得惰性的硫酸铅结晶体,使它重新参与化学变化从而起到修复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封底 盖板 保护盖 本实用新型 汽车电池 侧挡板 固定板 修复器 支板 智能修复 螺槽 螺孔 硫酸铅结晶体 底板 表面设置 导线开孔 底板两端 电瓶极板 化学变化 脉冲电流 一端设置 大电流 惰性的 盒体 形板 配合 体内 修复 刺激 | ||
【主权项】:
1.汽车电池智能修复器,包括修复器本体、保护盖(1)和封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1)与封底(2)相互配合形成盒体;所述修复器本体固定在盒体内;所述保护盖(1)为“U”形板结构;所述保护盖(1)包括固定板(103)和支板(104);所述固定板(103)两端均与支板(104)连接;所述固定板(103)与支板(104)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槽(101);所述支板(104)一表面设置有固定栓(102);所述封底(2)为“U”形结构;所述封底(2)的尺寸与保护盖(1)相适应;所述封底(2)包括底板(201)、侧挡板(202)和盖板(203);所述底板(201)两侧分别与侧挡板(202)和盖板(203)连接;所述侧挡板(202)与盖板(203)一侧均设置有若干螺孔(205);所述螺孔(205)与螺槽(101)相配合;所述盖板(203)一表面设置有若干导线开孔(204);其中,所述修复器本体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反接保护电路、滤波电路和脉冲发射电路;所述反接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T1和滑动变阻器VR1;所述滤波电路包括光耦合器U1;所述脉冲发射电路包括脉冲发射芯片U2、三极管T3、三极管T4、MOS管Q3、电感L1和水泥电阻R14;所述三极管T1的基极通过滑动变阻器VR1与光耦合器U1的3引脚电性连接;所述光耦合器U1与脉冲发射芯片U2电性连接;所述脉冲发射芯片U2的7引脚与三极管T3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T4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T4的基极与MOS管Q3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MOS管Q3的漏极通过电感L1与水利电阻R14电性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锋,未经李建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00915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