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的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5003.9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4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友;刘青昀;冯玮;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中山泰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3 | 分类号: | G01N33/533;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的免疫层析检测方法,以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作为免疫荧光标记物标记识别抗体,进行免疫层析检测;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具有如下特征:(1)激发光和发射光均位于700‑1700nm的近红外光区域;(2)激发波长小于发射波长,为正斯托克斯位移发光,且斯托克斯位移大于150nm;(3)荧光量子效率QY高于1%;(4)荧光寿命大于10微秒;(5)光稳定性优于有机染料。使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免疫层析检测,荧光标记物的稳定性更好、荧光发射更强,检测结果具有更好的重复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发光 稀土 纳米 材料 免疫 层析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的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作为免疫荧光标记物标记识别抗体,进行免疫层析检测;所述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具有如下特征:/n(1)激发光和发射光均位于700-1700nm的近红外光区域;/n(2)激发波长小于发射波长,为正斯托克斯位移发光,且斯托克斯位移大于150nm;/n(3)荧光量子效率QY高于1%;/n(4)荧光寿命大于10微秒;/n(5)光稳定性优于有机染料。/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中山泰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复旦大学;中山泰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9500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