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的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95003.9 | 申请日: | 2019-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4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友;刘青昀;冯玮;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中山泰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533 | 分类号: | G01N33/533;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发光 稀土 纳米 材料 免疫 层析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的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
所述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包括内核,并且所述内核为无机基质掺杂离子;
所述无机基质为NaYF4;所述掺杂的离子为Nd3+和Yb3+;
所述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还包括壳层;所述壳层包覆于所述内核外;所述壳层的基质为NaYF4;
所述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1)制备内核NaYF4:Yb,Nd:
称取1mmol的稀土醋酸盐Ln(CH3COO)3,其中醋酸钇Y(CH3COO)3占33%,醋酸镱Yb(CH3COO)3占7%,Nd(CH3COO)3占60%,投入100mL的三口瓶中,加入6mL油酸和15mL 1-十八烯;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120℃,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随后停止加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含2.5mmolNaOH和4mmol NH4F的甲醇溶液10mL;在氮气吹扫下,将溶液升温至120℃以除去溶液中的甲醇;最后将溶液升温至300℃并维持1h;
反应完成后,体系冷却至室温,将溶液离心获得的沉淀即为内核NaYF4:Yb,Nd;将NaYF4:Yb,Nd分散在环己烷中备用;
2)合成NaYF4:Yb,Nd@NaYF4核壳结构:
取1mmol醋酸钇Y(CH3COO)3,投入100mL的三口瓶中,加入6mL油酸和15mL 1-十八烯;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120℃,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随后停止加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含2.5mmolNaOH和4mmol NH4F的甲醇溶液10mL,同时将分散于环己烷中NaYF4:Yb,Nd投入三口瓶中;在氮气吹扫下,将溶液升温至120℃以除去溶液中的甲醇;最后将溶液升温至300℃并维持1h;
反应完成后,体系冷却至室温,将溶液离心获得的沉淀即为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NaYF4:Yb,Nd@NaYF4;
(2)利用聚丙烯酸吸附法对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进行表面羧基修饰;
(3)使用经表面羧基修饰的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偶联识别抗体;
(4)制备包被检测抗体的硝基纤维素膜;
(5)将硝基纤维素膜组装成试纸条;
(6)以近红外发光稀土纳米材料作为识别抗体荧光标记进行抗原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中山泰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复旦大学;中山泰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50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