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油雾泄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5936.0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3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常喜兵;李浩亮;赵威;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油雾泄漏的方法,涉及电机设备油雾防漏,包括在油槽盖上设置容纳冷气的内腔,用于冷凝靠近油槽盖主体的油雾;在油槽盖与主轴之间设置冷凝腔,用于冷凝顺着主轴上升的油雾;在油槽盖主体上设置制冷源为内腔创造低温环境;在油槽盖主体底部设置设置格栅状结构,用于改变油雾的流速和流向。本技术方案利用油雾遇冷凝结成油滴的原理,采用冷气冷凝油雾,防止油雾外溢的同时避免了设备、环境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油雾 泄露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防油雾泄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在油槽盖主体(3)上设置一个用于容纳冷空气的内腔(4),使靠近油槽盖主体(3)底部的油雾与内腔(4)中的冷气进行热交换后,被冷凝成油滴回到油槽(6)中;/nB、将油槽盖主体(3)设置于主轴(1)上,使油槽盖主体(3)和主轴(1)相互配合构成冷凝腔(2),在冷凝腔(2)与内腔(4)之间设置相通,内腔(4)中的冷气可以漫延到冷凝腔(2)中,使顺着主轴(1)上升的油雾被冷凝成油滴回到油槽(6)中,防止油雾从油槽盖主体(3)与主轴(1)之间的间隙漏出;/nC、在油槽盖主体(3)上设置用于给内腔(4)提供冷气、创造低温条件的制冷源(5);/nD、在油槽盖主体(3)底部设置格栅状结构(3.2.1),利用格栅状结构(3.2.1)改变油雾流速,增加油雾在油槽盖主体(3)底部的热交换利率,同时利用格栅状结构(3.2.1)改变油雾流向,使没有被冷凝的油雾返回到主轴(1)面,经过主轴(1)反弹后重新回到油槽(6);防止油雾过多,造成油雾在油槽(6)内堆积,面临溢出的风险。/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2593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动密封圈
- 下一篇:一种绝泥水型后桥主锥密封结构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