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油雾泄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5936.0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3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常喜兵;李浩亮;赵威;刘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油雾 泄露 方法 | ||
1.一种防油雾泄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油槽盖主体(3)上设置一个用于容纳冷空气的内腔(4),使靠近油槽盖主体(3)底部的油雾与内腔(4)中的冷气进行热交换后,被冷凝成油滴回到油槽(6)中;
B、将油槽盖主体(3)设置于主轴(1)上,使油槽盖主体(3)和主轴(1)相互配合构成冷凝腔(2),在冷凝腔(2)与内腔(4)之间设置相通,内腔(4)中的冷气可以漫延到冷凝腔(2)中,使顺着主轴(1)上升的油雾被冷凝成油滴回到油槽(6)中,防止油雾从油槽盖主体(3)与主轴(1)之间的间隙漏出;
C、在油槽盖主体(3)上设置用于给内腔(4)提供冷气、创造低温条件的制冷源(5);
D、在油槽盖主体(3)底部设置格栅状结构(3.2.1),利用格栅状结构(3.2.1)改变油雾流速,增加油雾在油槽盖主体(3)底部的热交换利率,同时利用格栅状结构(3.2.1)改变油雾流向,使没有被冷凝的油雾返回到主轴(1)面,经过主轴(1)反弹后重新回到油槽(6);防止油雾过多,造成油雾在油槽(6)内堆积,面临溢出的风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油雾泄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盖主体(3)包括第一油槽盖板(3.1)和第二油槽盖板(3.2),所述步骤A还包括在第一油槽盖板(3.1)上设置隔热层(8),选用铝合金材料加工成第二油槽盖板(3.2),再使第一油槽盖板(3.1)和第二油槽盖板(3.2)相互配合形成内腔(4),并在第一油槽盖板(3.1)和第二油槽盖板(3.2)的径向连接处设置密封结构,使内腔(4)处于密封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油雾泄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在冷凝腔(2)顶部、主轴(1)与油槽盖主体(3)连接处设置缝隙(9),便于冷气流通;在冷凝腔(2)底部、主轴(1)与油槽盖主体(3)连接处设置梳齿密封(10),防止油雾进入冷凝腔(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油雾泄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在内腔(4)顶部的油槽盖主体(3)上开设散热孔(3.1.1),将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于内腔(4)顶部,使半导体制冷片的散热面全面覆盖散热孔(3.1.1),并在油槽盖主体(3)顶部设置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工作状态的开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油雾泄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还包括在油槽盖主体(3)上开设一个与内腔(4)相通的进气孔,再从内腔(4)外部通过进气孔接入制冷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59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动密封圈
- 下一篇:一种绝泥水型后桥主锥密封结构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