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85111.1 | 申请日: | 2019-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0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宋敬滨;陈新;蔡梦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 |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戴风友 |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所述的电池结构包括底壳、固定座、垫圈、散热孔、隔震垫、下封装壳、锂离子电池、连接片、隔板、上封装壳、顶盖、接线盒和接线柱;所述底壳两侧的外壁上分别呈横向排列方式各设置有三处三角状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在底壳两侧的外壁上,所述垫圈安装在固定座底部的端面上,且垫圈与固定座通过螺栓穿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散热孔分别位于底壳与顶盖两端的外壁上,且散热孔分别与底壳及顶盖为一体式结构。本发明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电池减震及散热功能,提高电池使用寿命及提高安全系数,以及组装快捷,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合量产等优点。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座 底壳 电池结构 顶盖 散热孔 外壁 新能源汽车 封装壳 垫圈 电池使用寿命 横向排列方式 隔板 减震 新能源技术 一体式结构 锂离子电池 安全系数 垫圈安装 散热功能 隔震垫 接线盒 接线柱 连接片 螺栓穿 三角状 量产 组装 电池 改进 | ||
【主权项】:
1.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固定座(2)、垫圈(3)、散热孔(4)、隔震垫(5)、下封装壳(6)、锂离子电池(7)、连接片(8)、隔板(9)、上封装壳(10)、顶盖(11)、接线盒(12)和接线柱(13);所述底壳(1)为内部设置有矩形内腔的长方形状,且底壳(1)两侧的外壁上分别呈横向排列方式各设置有三处三角状的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安装在底壳(1)两侧的外壁上,所述垫圈(3)安装在固定座(2)底部的端面上,且垫圈(3)与固定座(2)通过螺栓穿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散热孔(4)分别位于底壳(1)与顶盖(11)两端的外壁上,且散热孔(4)分别与底壳(1)及顶盖(1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封装壳(6)为内部设有矩形内腔的长方形状,下封装壳(6)固定在底壳(1)的内部,且下封装壳(6)与底壳(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下封装壳(6)与底壳(1)之间设有隔震垫(5),六个隔震垫(5)呈矩形排列方式固定在底壳(1)的内部,且隔震垫(5)与底壳(1)通过螺栓穿接方式相连接;下封装壳(6)的内部呈横向排列方式固定有八块锂离子电池(7);八块锂离子电池(7)之间均安装矩形状隔板(9);所述连接片(8)安装在锂离子电池(7)顶端的两侧,所述上封装壳(10)固定在下封装壳(6)的上方,所述顶盖(11)固定在底壳(1)的上方,形成整体盒状结构,顶盖(11)为内部设置有矩形内腔的长方形状,且顶盖(11)两端的外壁上呈横向排列方式均开设有N处条形状的散热孔(4);所述接线盒(12)固定在顶盖(11)一侧外壁的中间位置;所述接线柱(13)固定在接线盒(12)的内部,且接线柱(13)与接线盒(12)通过穿接方式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8511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铝制盖板
- 下一篇:一种电池舱防撞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