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双向固态发酵生产猴头与大麦共发酵产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1512.8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9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耿燕;许正宏;史劲松;任怡琳;陆震明;许泓瑜;岳远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33/00;A61K36/8998;A61P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查杰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双向固态发酵生产猴头与大麦共发酵产品的方法,属于生物发酵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猴头菇进行双向固态发酵,消耗大麦中的淀粉并产生对人体有益的发酵产物。该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大麦中淀粉的含量,而且在发酵过程中猴头菇菌丝体会产生大量的初、次级代谢产物以及酶,如寡肽、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生物碱等。以此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面包不仅具有大麦和猴头本身具有的猴头菇多糖、具有更低的淀粉含量,且含有对降血糖有有益的发酵产物,从而更适宜于糖尿病患者使用。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在药食用真菌改善谷物的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制备适宜于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保健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麦 淀粉 固态发酵生产 发酵产物 共发酵 糖尿病 不饱和脂肪酸 次级代谢产物 猴头菇菌丝体 生物发酵技术 猴头菇多糖 发酵过程 固态发酵 食用真菌 猴头菇 降血糖 生物碱 氨基酸 寡肽 可用 谷物 制备 保健品 面包 食用 消耗 制作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采用双向固态发酵生产猴头与大麦共发酵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种子液培养:将猴头菌接种在种子培养基中,在25~28℃培养至对数期得到猴头菌种子液;(2)双向固态发酵:将步骤(1)培养至对数期的猴头菌种子液接种至大麦固态培养基中,在25~28℃培养10~20天,烘干,得到猴头与大麦共发酵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8151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菌重组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红曲四号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