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双向固态发酵生产猴头与大麦共发酵产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1512.8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9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耿燕;许正宏;史劲松;任怡琳;陆震明;许泓瑜;岳远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1/00 | 分类号: | A23L31/00;A23L33/00;A61K36/8998;A61P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查杰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麦 淀粉 固态发酵生产 发酵产物 共发酵 糖尿病 不饱和脂肪酸 次级代谢产物 猴头菇菌丝体 生物发酵技术 猴头菇多糖 发酵过程 固态发酵 食用真菌 猴头菇 降血糖 生物碱 氨基酸 寡肽 可用 谷物 制备 保健品 面包 食用 消耗 制作 应用 | ||
1.一种采用双向固态发酵生产猴头与大麦共发酵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液培养:将猴头菌接种在种子培养基中,在25~28℃培养至对数期得到猴头菌种子液;
(2)双向固态发酵:将步骤(1)培养至对数期的猴头菌种子液接种至大麦固态培养基中,在25~28℃培养10~20天,烘干,得到猴头与大麦共发酵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麦固态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取大麦70~90份,麦麸10~30份,加水80~120份,CaCl2 0.05~0.15份,ZnCl2 0.03~0.08份,KCl 0.01~0.03份,混合均匀,灭菌后得到大麦固态培养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的方式为湿热灭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热灭菌为流通蒸汽灭菌、间歇蒸汽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培养基按质量分数计为:葡萄糖4~6%,可溶性淀粉1~3%,酵母膏0.5~1.5%,KH2PO4 0.1~0.3%,MgSO4·7H2O 0.03~0.08%,pH 6.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种子培养是在120~160rpm条件下进行培养。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发酵得到的猴头与大麦共发酵产物。
8.权利要求7所述的猴头与大麦共发酵产物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5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菌重组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红曲四号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