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气缸缸套内壁耐磨涂层电火花沉积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06513.7 | 申请日: | 2018-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8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钰;汪瑞军;王小荣;王朝琴;刘晓琴;何鹏;罗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3C26/02 | 分类号: | C23C26/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内燃机气缸缸套内壁耐磨涂层电火花沉积机构,它涉及一种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内燃机气缸缸套内壁耐磨涂层电火花沉积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内燃机气缸缸套内壁耐磨涂层手工电火花沉积操作难度大且沉积质量不均匀、沉积效率低的问题。机构基于模块化设计,包括支撑轴,腹板,支架,动力装置,凸轮旋转装置,电极旋振装置,保护气体管道。融合数控技术和电火花沉积表面强化技术,搭建一种内燃机气缸缸套内壁耐磨涂层电火花沉积工艺平台,实现内燃机气缸缸套内壁耐磨涂层数控化、自动化沉积。本实用新型可获得一种内燃机气缸缸套内壁耐磨涂层电火花沉积机构。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火花沉积 内燃机气缸 缸套内壁 耐磨涂层 本实用新型 沉积 表面强化技术 模块化设计 保护气体 沉积效率 动力装置 工艺平台 数控技术 凸轮旋转 不均匀 数控化 支撑轴 电极 腹板 支架 自动化 融合 | ||
【主权项】:
1.一种内燃机气缸缸套内壁耐磨涂层电火花沉积机构,其特征在于:由支撑轴(1),腹板(2),支架(3),动力装置(4),凸轮旋转装置(5),电极旋振装置(6),保护气体管道(7)组成;所述支撑轴(1)包括支撑轴本体(1‑1)、连接腹板下端的螺纹孔一(1‑2)、电机安装部(1‑3)和滚动轴承安装部一(1‑4);所述腹板(2)包括腹板本体(2‑1)、连接支撑轴的螺纹孔二(2‑2)和连接支架的螺纹孔三(2‑3);所述支架(3)包括支架本体(3‑1)、保护气体管道固定座(3‑2)、螺栓连接孔(3‑3)、电极旋振装置伸缩孔(3‑4)和连接腹板上端的螺纹孔四(3‑5);所述动力装置(4)包括电机一(4‑1)、键一(4‑2)和主动齿轮(4‑3);所述凸轮旋转装置(5)包括凸轮旋转轴(5‑1)、凸轮(5‑2)、键二(5‑3)、从动齿轮(5‑4)和键三(5‑5);所述电极旋振装置(6)包括电极(6‑1)、紧定螺钉一(6‑2)、电极夹持器(6‑3)、电极回位弹簧(6‑4)、电极夹持器滑道(6‑5)、螺钉(6‑6)、绝缘套(6‑7)、电机二(6‑8)、螺母一(6‑9)、螺栓四(6‑10)、滚轮紧固件(6‑11)、轴承挡圈(6‑12)、圆柱销(6‑13)、滚轮(6‑14)、电极旋振装置回位弹簧(6‑15)、螺栓五(6‑16)、螺母二(6‑17)和沉积电源正极轴承(6‑18);所述保护气体管道(7)包括保护气体喷嘴(7‑1)、保护气体管道本体(7‑2)、保护气体软管接头(7‑3);所述保护气体管道(7)是通过紧定螺钉二(10)固定于支架(3)的保护气体管道固定座(3‑2)上,电极旋振装置(6)是通过螺栓五(6‑16)和螺母二(6‑17)安装于支架(3)上,凸轮旋转装置(5)的凸轮旋转轴(5‑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位于支撑轴(1)的滚动轴承安装部一(1‑4)的滚动轴承一(11)的内圈和位于滚动轴承固定板(12)的滚动轴承安装部二(8‑1)的滚动轴承二(13)的内圈,滚动轴承固定板(12)是通过螺栓三(14)固定于支架(3)上,动力装置(4)的电机一(4‑1)安装于支撑轴(1)的电机安装部(1‑3),支架(3)是通过螺栓二(9)固定于腹板(2)上,腹板(2)是通过螺栓一(8)固定于支撑轴(1)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10651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