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毂铸锻设备的铸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1202.2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1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覃芬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联科镀膜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2 | 分类号: | B21J5/02;B22C9/28 |
代理公司: | 11572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2112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毂铸锻设备的铸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铸造顶模组件对下方的铸锻底模进行铸造,锻造顶模组件对下方的轮毂进行模锻;S2,两个移动板分别移动一定距离,旋转杆转动180度,铸造完成的轮毂进行冷却,锻造完成的轮毂进行卸料,锻造顶模组件和铸造顶模组件工作;S3,两个移动板分别复位,锻造顶模组件和铸造顶模组件工作;S4,两个移动板又分别移动一定距离,旋转杆继续转动180度,锻造顶模组件和铸造顶模组件工作;S5,两个移动板分别复位,重复步骤S1;S6,重复步骤S2至S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毂铸锻设备的铸锻方法,充分利用轮毂铸造后的热量,提高了轮毂的生产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顶模组件 轮毂 铸造 移动板 锻造 铸锻 铸锻设备 旋转杆 复位 转动 轮毂铸造 生产效率 移动 重复 底模 模锻 卸料 冷却 | ||
【主权项】:
1.一种轮毂铸锻设备的铸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锻设备包括一铸造顶模组件(2)、一锻造顶模组件(3)、两个相对布置的移动板,铸造顶模组件(2)和锻造顶模组件(3)位于移动板的上方并通过一旋转杆(1)连接,每个移动板上并列设置有两个铸锻底模,在每个移动板的外侧设置有一将铸锻完成轮毂从铸锻底模内取出的卸料机构,铸造顶模组件(2)包括铸造顶模和推动铸造顶模上下移动的铸造缸,锻造顶模组件(3)包括锻造顶模和推动锻造顶模上下移动的锻造缸;所述铸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铸造顶模组件(2)对其中一个移动板上的其中一个铸锻底模进行轮毂铸造时,锻造顶模组件(3)对另外一个移动板上的其中一个铸锻底模进行轮毂的模锻;/n步骤S2,两个移动板(41、42)分别移动一定距离,同时,旋转杆转动180度,铸造顶模组件(2)和锻造顶模组件(3)的相对位置进行互换,其中一个移动板上的其中一个铸锻底模上的铸造轮毂进行冷却,锻造顶模组件(3)对其中一个移动板上的另外一个铸锻底模进行轮毂模锻,同时,靠近另外一个移动板处的卸料机构对另外一个移动板上的其中一个铸锻底模内锻造完成的轮毂进行卸料,铸造顶模组件(2)对另外一个移动板上的另外一个铸锻底模进行轮毂铸造;/n步骤S3,两个移动板(41、42)分别复位,锻造顶模组件(3)对其中一个移动板上的其中一个铸锻底模进行轮毂锻造,靠近其中一个移动板处的卸料机构对其中一个移动板上的另外一个铸锻底模内锻造完成的轮毂进行卸料,铸造顶模组件(2)对另外一个移动板上的其中一个铸锻底模进行轮毂铸造,另外一个移动板上的另外一个铸锻底模内的铸造轮毂进行冷却;/n步骤S4,两个移动板(41、42)又分别移动一定距离,同时,旋转杆(1)继续转动180度,靠近其中一个移动板处的卸料机构对其中一个移动板上的其中一个铸锻底模内锻造完成的轮毂进行卸料,铸造顶模组件(2)对其中一个移动板上的另外一个铸锻底模进行轮毂铸造,另外一个移动板上的其中一个铸锻底模内的铸造轮毂进行冷却,锻造顶模组件(3)对另外一个移动板上的另外一个铸锻底模进行轮毂模锻;/n步骤S5,两个移动板(41、42)分别复位,重复步骤S1,同时,其中一个移动板上的另外一个铸锻底模内的铸造轮毂进行冷却,靠近另外一个移动板处的卸料机构对另外一个移动板上的另外一个铸锻底模内锻造完成的轮毂进行卸料;/n步骤S6,重复步骤S2至S5。/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联科镀膜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联科镀膜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8120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表壳体锻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传动直驱式四锤头精锻机的锤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