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尺寸混凝土块的贯穿式裂缝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19674.5 | 申请日: | 2018-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3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蔡慧静;叶俊能;董宏波;毛江鸿;郦亮;周俊宏;徐修发;杜云龙;张军;樊玮洁;苏晨;夏铭;吴方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铁科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14 | 分类号: | B28B1/14;B28B23/02;B28B11/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海曙钧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1 | 代理人: | 代宇琛 |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尺寸混凝土块的贯穿式裂缝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先浇注待压混凝土块,然后将其压断,再将压断后的一截重新放入模具中构成先浇混凝土块,然后向模具剩下的空的部分浇注混凝土,构成后浇混凝土块,最后利用两者之间的施工缝将其拉断,最后在导向管作用下重新合拢构成贯穿式裂缝。该大尺寸混凝土块的贯穿式裂缝的制造方法能将大尺寸混凝土块成功分离且分离后又能将两个断面严丝合缝拼合。 | ||
| 搜索关键词: | 尺寸 混凝土 贯穿 裂缝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大型混凝土块的贯穿式裂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a、制备包括四个侧板(1)的模具,前后两端的侧板(1)均贯通有中心孔,向模具型腔(4)的前后两端放入两层钢筋网(2),并向每个中心孔内插入一根拉结筋(3),该拉结筋(3)内端与位于型腔(4)同端的钢筋网(2)固定,该拉结筋(3)外端设有内螺纹孔(5);向模具型腔(4)内放入两根与拉结筋(3)平行的导向管(6);b、对模具浇注混凝土,形成待压混凝土块(7),使得两层钢筋网(2)、两根导向管(6)及两根拉结筋(3)均锚固在待压混凝土块(7)内,再拆掉四块侧板(1)脱模,然后将两导向管(6)抽出,使待压混凝土块(7)内形成贯穿式的两导向孔;c、将待压混凝土块(7)两端搁置中段悬空,再用加压设备下压待压混凝土块(7)中间的悬空段,强行将其压断成两截;d、将两根导向管(6)重新插入一截压断后的混凝土块的两导向孔内,并将两导向管(6)的一端与该截压断后的混凝土块的平整端面对齐,再将两导向管(6)及该截压断后的混凝土块重新放入模具,并将该截被压断后的混凝土块的平整端面与模具一端的侧板(1)抵靠,且该截被压断后的混凝土块的拉结筋(3)插入模具抵靠端侧板(1)的中心孔内;此刻,该截被压断后的混凝土块占据了模具型腔(4)的一部分,然后向型腔(4)剩下的空的部分内另外放入一层钢筋网(2),并在模具另一端侧板(1)的中心孔内另外插入一根拉结筋(3),且将新插入的拉结筋(3)内端与新放入的钢筋网(2)固定;e、向模具剩下的空的部分浇注混凝土,构成后浇混凝土块(8),新放入的一层钢筋网(2)和一根拉结筋(3)均锚固在后浇混凝土块(8)中,而浇注前就放入的一截压断后的混凝土块则成为先浇混凝土块(9),先浇混凝土块(9)和后浇混凝土块(8)之间形成施工缝(10),先浇混凝土块(9)和后浇混凝土块(8)共同构成待张拉混凝土块(11),两根导向管(6)锚固在待张拉混凝土块(11)内;f、拆掉四个侧板(1)以脱模,并在待张拉混凝土块(11)两侧的两拉结筋(3)外端各旋入一根挂钩(12);g、在一块固定拉板(13)上固定一个拉环(14)和两根导向杆(15),将待张拉混凝土块(11)的两导向管(6)套在对应的两导向杆(15)上,并将待张拉混凝土块(11)固定端的挂钩(12)与固定拉板(13)的拉环(14)钩挂,然后将两个液压千斤顶(16)的缸体固定在固定拉板(13)上;h、在滑动拉板(17)上贯通两个过孔并固定一个拉环(14),再将滑动拉板(17)的两过孔滑动套合在两导向杆(15)上,且将该滑动拉板(17)的拉环(14)与待张拉混凝土块(11)滑动端的挂钩(12)钩住;并将两液压千斤顶(16)的活动部与滑动拉板(17)固定;i、驱动液压千斤顶(16),使得两拉板间距外扩,进而将待张拉混凝土块(11)从施工缝(10)处完全拉断,并形成断面相互吻合的两截,然后反向驱动液压千斤顶(16),使得两个断面相互贴合,以形成贯穿式裂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铁科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铁科建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21967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钧瓷拉坯机的储水桶
- 下一篇:用固体废物回收加工家居工艺品的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