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距离约束的网格曲面曲线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109343.6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0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金耀;宋滢;卢星宇;何利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20 | 分类号: | G06T17/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邱启旺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距离约束的网格曲面上曲线设计方法。所设计曲线经过给定插值点,具有光滑性(离散意义下)且严格位于网格曲面上。该方法将复杂的流形约束转化为距离约束,并与光滑约束、插值约束共同描述成优化问题;用切平面逼近局部曲面,并将距离约束松弛成用点到切平面的距离;由于计算距离所用的曲线上的点与其对应的切点相互依赖,采用“整体‑局部”交替迭代的策略,并运用Gauss‑Newton法的思想控制其收敛行为:整体阶段,通过距离近似将其松弛成凸优化问题求解迭代步长;局部阶段,采用鲁棒高效的投影法将优化后的曲线映射到曲面以更新切点。最后利用切割平面法将所有处于松弛状态的折线映射到网格曲面。该方法相比于现有方法在效率、鲁棒性、应用范围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距离 约束 网格 曲面 曲线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距离约束的网格曲面曲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输入插值点:在三维网格模型表面上顺序选取若干个点{pi}作为插值点;步骤二,离散化曲线段:用弦长参数化方法,对相邻两个插值点所形成的线段pipi+1均匀地插入若干个点{qj},将曲线离散成折线段,采样点个数
其中|e|为网格平均边长,α为采样密度参数;对于开曲线需处理m‑1段曲线;对于闭曲线,需处理m段曲线,m为插值点个数,设置迭代次数n=0;步骤三,生成初始曲线:对于每相邻两个插值点,用Dijkstra最短路径生成初始曲线,并根据步骤二得到的采样点个数,对曲线段进行均匀采样,从而形成曲线采样点集坐标
及其投影点集
步骤四,更新曲线采样点集坐标
利用曲线采样点到其投影点的切平面的距离约束替代流形约束(将点约束在网格表面),并联合光滑约束(离散意义下)与插值约束(曲线经过插值点),求解如下能量函数的极小值,得到新曲线的位置:
其中,对于开曲线,M表示折线段中除却首尾端点的离散点个数,对于闭曲线,M表示所有离散点个数;E(q)为能量函数,λ为流形约束权重,
为
处的法向量,pi为第i个插值点坐标,ω为插值约束权重,
为第ki个采样点,ki为第i个插值点在所有采样点中的位置;求解时,运用能量函数的Hessian矩阵计算迭代方向,并结合线性回溯搜索法控制迭代步长;步骤五,投影曲线采样点至网格曲面:在曲线采样点所在面片的邻域内搜索投影点
投影点优先选择切平面法向与该区域的交点;若不存在则搜索采样点到该区域的最近点作为投影点;若存在多个投影点,则选择拉普拉斯能量最小的点作为投影点;步骤六,设置n=n+1,并重复上述步骤四~五,直到曲线采样点坐标满足下列收敛条件之一:||g||2<ε或max{|qjn‑qjn‑1|}<ε或n≥N,其中g为能量函数的梯度,ε为误差阈值,N为最大迭代次数;步骤七,将构成曲线的所有折线段运用切割平面法投影到曲面上:对于每一条未处于网格表面的线段,由起始点向终止点逐步构造切割平面,与相关的网格边进行求交,并将交点更新为起始点,逐步往前传播,如此循环直至起始点与终止点重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10934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