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丁酸氮芥-聚多巴胺前药纳米粒子的抗肿瘤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60221.1 | 申请日: | 2018-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0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杜畅;董常明;张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31/196;A61K49/22;A61K49/00;A61K47/69;A61P35/00;A61P35/04;C07C319/22;C07C323/12;C08G7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苯丁酸氮芥‑聚多巴胺前药纳米粒子的抗肿瘤应用,具体是基于苯丁酸氮芥‑聚多巴胺前药纳米粒子的温和光热疗‑化疗联合肿瘤无痕治疗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纳米粒子在抗肿瘤效应中可以实现时空操纵,达到精确定位的肿瘤消融,并且通过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EPR)可以实现前药纳米粒子被动靶向作用到肿瘤部位;通过温和的光热效应可以增强肿瘤血管的扩张和细胞膜渗透性,有效地促进纳米粒子在肿瘤中的积累和渗透、以及肿瘤细胞的内吞;光热疗可以诱导抗肿瘤免疫,进一步提高化疗效果,从而在光热疗‑化疗联合治疗中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本发明为精准癌症治疗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粒子 前药 苯丁酸氮芥 聚多巴胺 光热 肿瘤 抗肿瘤 化疗 协同抗肿瘤作用 细胞膜渗透性 抗肿瘤免疫 抗肿瘤效应 癌症治疗 靶向作用 光热效应 化疗效果 联合治疗 临床应用 肿瘤部位 肿瘤细胞 肿瘤血管 潜在的 有效地 无痕 消融 应用 诱导 滞留 时空 治疗 积累 联合 | ||
【主权项】:
1.一种苯丁酸氮芥‑聚多巴胺前药纳米粒子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96022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