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肿瘤原位可视化治疗的核壳型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3402.8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9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春惠;官晓天;田原;刘秋月;刘贻尧;杨红;李顺;秦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12 | 分类号: | A61K49/12;A61K49/18;A61K9/51;A61K39/39;A61K41/00;A61K47/55;A61K47/59;A61K49/00;A61P35/00;B82Y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肿瘤原位可视化治疗的核壳型纳米药物,属于纳米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标记有荧光探针的CpG OND与多聚阳离子化合物组装形成的纳米粒子为内核,并在内核表面自组装经聚多巴胺表面改性的石墨烯量子点和光敏剂共聚产物作为外壳,并进一步在外壳上螯合MRI离子对比剂,形成核壳型纳米药物。本发明纳米药物不仅具有优异的光动力/光热抗癌效果,良好的免疫刺激效应,而且通过MRI成像对比剂和荧光探针还能够进行病灶显像,具有可视化特性,实现了无创实时追踪纳米药物的分布、吸收及代谢,进一步可用于预后检测。本发明纳米药物集联合治疗和多模成像诊断功能于一身,实现了肿瘤诊断治疗一体化,在肿瘤诊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肿瘤 原位 可视化 治疗 核壳型 纳米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肿瘤原位可视化治疗的核壳型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型纳米药物的内核包括:多聚阳离子化合物,以及与多聚阳离子化合物通过静电作用结合的免疫佐剂寡合苷酸,所述免疫佐剂寡合苷酸上标记有荧光探针;所述核壳型纳米药物的外壳包括:表面螯合有MRI成像对比剂的亲水性外壳,所述亲水性外壳包括经聚多巴胺改性而具负电性的光疗药物,所述光疗药物由石墨烯量子点与光敏剂共聚而形成;多聚阳离子化合物与聚多巴胺之间通过静电组装形成核壳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49340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