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服务可靠性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1042.3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6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辉;李曼;林帅;崔逸如;张冬雪;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G06Q50/3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服务可靠性计算方法,涉及城轨列车运行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根据列车运营仿真及列车运行图,确定延误列车数量及延误列车延误时间,从而计算列车正点可靠度;同时根据延误时间,确定线路运营输送能力协调度求解模型,计算线路运营输送能力协调度和乘客在列车内的立席密度;最后根据增益型加权融合模型,结合正点可靠度、线路运营输送能力协调度和立席密度,构建运营服务可靠性模型,计算运营服务可靠性。本发明利用增益型加权融合方法,建立“奖优罚劣”函数的线路运营服务可靠性模型,考虑各运行参数权重影响,实现了城轨交通线路运营服务可靠性的全面评价。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轨道 交通线路 运营 服务 可靠性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服务可靠性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流程步骤:步骤S110:根据列车运营仿真及列车运行图,确定延误状态下的延误列车数量及各延误列车的延误时间;步骤S120:根据所述延误列车数量及延误时间,计算列车正点可靠度;步骤S130:根据所述延误时间,确定线路运营输送能力协调度求解模型,计算线路运营输送能力协调度和乘客在列车内的立席密度;步骤S140:根据增益型加权融合模型,结合所述正点可靠度、所述线路运营输送能力协调度和所述立席密度,构建运营服务可靠性模型,计算运营服务可靠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32104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