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提高沙海蜇工厂化育苗中早期水螅体存活的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8975.5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1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冯颂;张芳;林佳宁;孙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20 | 分类号: | A01K61/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的工厂化苗种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提高沙海蜇工厂化育苗中早期水螅体存活的养殖方法。培养步骤为预处理育苗用水;水螅体繁育;投喂动物性饵料。本发明适用于沙海蜇水螅体生产性苗种培育,大幅度提高了沙海蜇水螅体培育过程中的存活率,为实现沙海蜇规模化苗种培育开辟了新技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提高 海蜇 工厂 育苗 早期 水螅 存活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效提高沙海蜇工厂化育苗中早期水螅体存活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生殖腺成熟、活性良好的沙海蜇雌雄亲体置于普通海水的养殖池内,而后按照养殖池内盛水体积、雌体数量和雄体数量的体积个数比进行投放,使雌、雄个体在养殖池内培养2~3天,并按每5~10h更换一次普通海水,待亲体受精形成大量浮浪幼虫后,向养殖池内水平悬挂附着基,使浮浪幼虫附着于板上并变态为2‑4触手水螅体,即早期水螅体;2)将上述培养至早期水螅体置于盛有盐度为11~20的设定海水的培养池内,每3天投喂一次,每次投喂轮虫浓度为2~8×104个·mL‑1,每次水螅体摄食2‑3h后用盐度为11~20的设定海水完全更换培养池内水体,培养20~30天后,即得到大量柄径大小为800~1100μm,发育成长为16触手的成熟水螅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5897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王浆生产用免移虫采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班鳠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