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提高沙海蜇工厂化育苗中早期水螅体存活的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8975.5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1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冯颂;张芳;林佳宁;孙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20 | 分类号: | A01K61/2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提高 海蜇 工厂 育苗 早期 水螅 存活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的工厂化苗种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提高沙海蜇工厂化育苗中早期水螅体存活的养殖方法。培养步骤为预处理育苗用水;水螅体繁育;投喂动物性饵料。本发明适用于沙海蜇水螅体生产性苗种培育,大幅度提高了沙海蜇水螅体培育过程中的存活率,为实现沙海蜇规模化苗种培育开辟了新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的工厂化苗种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提高沙海蜇工厂化育苗中早期水螅体存活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俗称“沙蜇”,属于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越前水母属,成体伞径可达50~200cm。我国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均有大量分布。近年来,沙海蜇由于其价格便宜、个体大、出蜇皮率高、捕捞容易、烹饪后味道与海蜇(Rhopilema esculentμm)不相上下,备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目前,市场沙海蜇销售量已超越海蜇;在青岛黄山村,当地居民利用沙海蜇各部位烹饪的“沙海蜇宴”深受广大游客的喜欢;这一特色美食宴已成为当地居民发家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另外,沙海蜇作为一种珍贵的观赏水母,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深受各大水族馆和旅客喜爱,在水族观赏中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因此,沙海蜇的工厂化育苗是目前为满足市场需求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对沙海蜇生活史认识不够明晰,特别是早期水螅体成活率低,一直制约着沙海蜇大规模工厂化育苗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提高沙海蜇工厂化育苗中早期水螅体存活的养殖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提高沙海蜇工厂化育苗中早期水螅体存活的养殖方法:
1)将生殖腺成熟、活性良好的沙海蜇雌雄亲体置于普通海水的养殖池内,而后按照养殖池内盛水体积、雌体数量和雄体数量的体积个数比进行投放,使雌、雄个体在养殖池内培养2~3天,并按每5~10h更换一次普通海水,待亲体受精形成大量浮浪幼虫后,向养殖池内水平悬挂附着基,使浮浪幼虫附着于板上并变态为2-4触手水螅体,即早期水螅体;
2)将上述培养至早期水螅体置于盛有盐度为11~20的设定海水的培养池内,每3天投喂一次,每次投喂轮虫浓度为2~8×104个·mL-1,每次水螅体摄食2-3h后用盐度为11~20的设定海水完全更换培养池内水体,培养20~30天后,即得到大量柄径大小为800~1100μm,发育成长为16触手的成熟水螅体。
所述设定海水为将海水稀释至盐度11~20。海水为依次经格栅过滤、沉淀池沉淀、过滤棉过滤的海水;工厂车间内使用的盐度高于或低于设定海水盐度的普通海水;若车间内使用普通海水盐度低于设定海水盐度,则添加粗盐配。
所述步骤2)中培养期间水温为20~23℃,溶解氧6.0mg·L-1,pH8.0~8.3,光照在0~150lux。
所述步骤2)中早期水螅体繁育出后,于2天内将其养殖池内盐度逐步调节到11~20;其中,盐度变化每小时不高于1psu。
所述步骤1)中水螅体培育为每15m3培养池内投加3个(雌):2个(雄)生殖腺成熟的雌雄亲体。
所述轮虫为经植物饵料逐级扩增培养的褶皱臂尾轮虫,其中,植物饵料为小球藻经扩增培养后的培养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养殖方法能显著提高早期水螅体存活率,解决沙海蜇人工苗种培育中饵料供应问题,并且本发明方法适用于沙海蜇生产性人工苗种培育,为沙海蜇高产量规模化苗种培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具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589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王浆生产用免移虫采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班鳠的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