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慧交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94339.1 | 申请日: | 2017-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1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林;王川青;张元林;秦雪平;李亨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锦悦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955 | 分类号: | G08G1/09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交通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齿杆的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杆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的背面与驱动装置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右侧面与滑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该智慧交通装置,通过设置控制面板、电机、电动推杆、齿轮、齿杆、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转轴和轴承,控制电动推杆收缩使得第二定滑轮向上移动,使得连接板的右侧向上移动使得连接板的左侧带动第一定滑轮向下移动,使得当信号灯不使用时不会裸露在外,从而不会被外在因素破坏,从而不会给交通部门造成损失,且不会耽误对交通的指挥,且信号灯在使用时不需要交警搬运,从而节省了交警的时间和体力。 | ||
| 搜索关键词: | 定滑轮 交通装置 齿轮 齿杆 电动推杆 驱动装置 向上移动 信号灯 连接板 啮合 本实用新型 交通部门 壳体内壁 控制面板 外在因素 向下移动 交警 上表面 下表面 右侧面 左侧面 底端 滑块 壳体 转轴 轴承 搬运 背面 收缩 裸露 电机 体力 指挥 交通 | ||
【主权项】:
1.一种智慧交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7),所述壳体(27)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齿杆(9)的顶端和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杆(9)与齿轮(10)相啮合,所述齿轮(10)的背面与驱动装置(14)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4)的右侧面与滑块(1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6)设置在支撑柱(18)左侧面开设的滑槽(17)内,所述支撑柱(1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壳体(27)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9),所述固定杆(19)的底端与伸缩杆(2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20)的底端与壳体(27)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信号灯(12),所述支撑杆(13)位于壳体(27)上表面开设的第一通孔(11)内,所述壳体(27)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外表面套接有轴承(6),所述轴承(6)的上表面与连接板(2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8)下表面的右侧与第二定滑轮(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定滑轮(7)的底端与第二连接杆(22)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2)的底端与支撑板(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3)的上表面通过电动推杆(24)与壳体(2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2)位于壳体(27)下表面开设的第二通孔(21)内,所述连接板(28)下表面的左侧与第一定滑轮(4)的顶端搭接,所述第一定滑轮(4)的底端与滑动装置(2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装置(26)卡接在壳体(27)的下表面,所述滑动装置(26)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1)和挡块(3),所述弹簧(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挡块(3)的下表面和滑套(26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装置(2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车轮(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锦悦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锦悦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69433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护罩的节能信号灯
- 下一篇:一种智能车载导航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