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甲车辆大开口后舱门移动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313416.4 | 申请日: | 2017-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8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赵锐娜;李华;张小强;江文强;夏卫杰;魏成思;胡顺京;陈守兵;王艳菊;王运开;卢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10/86 | 分类号: | B60J10/8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袁孜 |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甲车辆大开口后舱门移动密封装置,属于装甲车辆技术领域,解决了装甲车口舱门由于开口尺寸增大、车辆振动引起车身扭曲变形,普通密封胶条密封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充气组件、密封组件和控制组件。门关闭时,充气组件向充气,充气胶条加压后突起的凹槽与密封面门板紧密接触,门板和门框之间严格密封。门开启时,对充气胶条泄压,充气胶条可伸缩部分收缩到门框凹槽内,与密封面门板脱离。当密封面门板发生扭曲变形时,通过充气密封胶条的柔性移动密封来实现紧密贴合,保证车辆在水上浮渡过程中无渗漏,尤其是薄壳装甲车辆车体在复杂路况下行驶过程中会发生振动进而引起扭曲变形下密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甲 车辆 开口 舱门 移动 密封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装甲车辆大开口后舱门移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充气组件(1)、密封组件(2)和控制组件(3)三部分组成;充气组件(1)包括:气泵(10)、气管(12)、单向阀(13)、储气罐(14)、四接口压力开关(15)、安全阀(16)、压力表(17)、调压阀(18);密封组件(2)包括:气门嘴(21)、充气胶条(22)、门框(23);控制组件(3)包括:两位三通双控电磁阀(31)、控制盒(32);气泵(10)与气管(12)一端连接,气管(12)的另一端通过与单向阀(13)的进气口端连接,单向阀(13)的出气口端与储气罐(14)的进气口相连,储气罐(14)的出气口与四接口压力开关(15)其中的一个接口相连,四接口压力开关(15)其余三个接口分别接安全阀(16)、压力表(17)和与调压阀(18)的进气口,调压阀(18)的出气口与气线(19)一端相连,气线(19)的另一端与控制两位三通双控电磁阀(31)的进气口P相连;气门嘴(21)与两位三通双控电磁阀(31)的通气口A连通,气门嘴(21)设在充气胶条(22)中,充气胶条(22)的截面外周具有燕尾槽,与门框(23)中的充气胶条的容纳槽为燕尾槽结构;充气胶条(22)的与燕尾相对的一面与门接触;控制盒(32)中有一个单刀单掷开关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是电源控制开关,与四接口压力开关(15)相连;单刀双掷开关是充、放气控制开关,分别与两位三通双控电磁阀(31)的充、放气电磁线圈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31341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缸、导板台及轧钢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雨水滞留带雨水过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