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5449.3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6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华;金寿日;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海润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琇 |
地址: | 11016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调节水质,加入石灰调节pH值;(2)进行电絮凝;分离上清液(3)进行一次生物反硝化和脱氮,然后脱除气泡;(4)通入二级沉淀池,分离上清液;(5)通入二级反硝化池二次生物反硝化和脱氮,进入二级曝气池内分解有机物污染物后,进入三级沉淀池,分离上清液;(6)通入混凝反应池进行混凝反应,通入气浮池去除絮体,进入中间水池;(7)进入SSNT光催化氧化设备,进行光催化氧化反应,获得的废水排放。本发明的方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且适用于垃圾中转站的渗滤液,废水水质满足排放标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中转站 渗滤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通入水质调节池,控制物料水力停留时间≥8小时完成水质调节,然后通入pH调节罐,加入石灰进行pH值调节,使pH调节罐内物料的pH值=8~8.5;(2)将经过pH值调节的物料通入电絮凝装置进行电絮凝,控制水力停留时间3~6分钟,电絮凝的电压为6~12V,电絮凝完成后的物料进入一级沉淀池,分离一次上清液和沉淀的一次污泥;其中一级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为1~1.5m3/m2.h;(3)将一次上清液通入一级反硝化池,进行一次生物反硝化和脱氮,废水中的硝态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从水中脱除,然后进入一级曝气池内进行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再进入脱气池脱除气泡;其中进行一次生物反硝化和脱氮时,一级反硝化池的总氮负荷为0.45~0.5kg/m3·d;(4)将脱除气泡的物料通入二级沉淀池,分离二次上清液和沉淀的二次污泥;其中物料通入二级沉淀池时,二级沉淀池表面水力负荷为0.8~1m3/m2·h,二级沉淀池向一级曝气池的污泥回流比为50~150%;(5)将二次上清液通入二级反硝化池,在搅拌条件下进行二次生物反硝化和脱氮,然后进入二级曝气池内进行有机物污染物的分解,再进入三级沉淀池,分离三次上清液和沉淀的三次污泥;其中进行二次生物反硝化和脱氮时,控制二级反硝化池的总氮负荷≤0.3kg/m3·d,通过搅拌使物料充分混合;同时控制一级反硝化池的DO浓度在0.5mg/L以下,PH值7~8之间;物料进入三级沉淀池时,控制三级沉淀池表面水力负荷为0.8~1m3/m2·h,三级沉淀池向二级曝气池的污泥回流比为50~150%;(6)将三次上清液通入混凝反应池,向混凝反应池内加入PAC(聚合氯化铝)和PAM(聚丙稀酰胺)进行混凝反应,控制PAC与三次上清液的比例为50~100ppm,PAM与三次上清液的比例为3~5ppm,混凝反应时间5~10min;然后将混凝反应池的物料通入气浮池,将混凝反应产生的絮体去除,去除絮体的物料进入中间水池,水力停留时间≥2小时;(7)物料经过中间水池后进入SSNT光催化氧化设备,启动SSNT光催化氧化设备对物料进行光催化氧化反应,反应时间为20~40分钟,控制臭氧在物料中的浓度为50~100ppm,双氧水的浓度为40~80ppm,反应结束后完成垃圾中转站的渗滤液处理,获得的废水排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海润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海润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7544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集成多种变型污水处理反应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