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75449.3 | 申请日: | 201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6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华;金寿日;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海润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琇 |
地址: | 110167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中转站 渗滤 处理 方法 |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调节水质,加入石灰调节pH值;(2)进行电絮凝;分离上清液(3)进行一次生物反硝化和脱氮,然后脱除气泡;(4)通入二级沉淀池,分离上清液;(5)通入二级反硝化池二次生物反硝化和脱氮,进入二级曝气池内分解有机物污染物后,进入三级沉淀池,分离上清液;(6)通入混凝反应池进行混凝反应,通入气浮池去除絮体,进入中间水池;(7)进入SSNT光催化氧化设备,进行光催化氧化反应,获得的废水排放。本发明的方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且适用于垃圾中转站的渗滤液,废水水质满足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垃圾中转站在垃圾收集、打包、转运前,会在中转站内产生一定量的垃圾渗滤液,一般为垃圾总量的10%左右,该渗滤液为高浓度有机废水,需要转运至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但废水转运过程运输费用高,且极易形成二次污染,所以尽可能就地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从目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来看,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厌氧、好氧)与深度处理(膜法、蒸发结晶)相结合比较多,可以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有效处理,但上述处理工艺有如下不足:
1)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
2)对废水进行预先的厌氧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能耗,并可以综合回收沼气能源。但厌氧处理后产生的沼气,存在易燃易爆危险,垃圾中转站所在地通常临近居民区和闹市区,且有大量的环卫运输车辆进出,沼气的直接燃烧或者沼气收集后再利用,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和废气的二次污染(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所以厌氧处理工艺在垃圾中转站受到限制;
3)常规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大多使用超滤反渗透的双膜处理工艺,可以很好的稳定出水水质;但膜处理的投资和更换膜的费用高,并且反渗透产生的浓水量较大,浓水的蒸发结晶设备和运行费用均较高;所以,迫切需要无膜化的处理技术来代替主流的双膜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中转站的渗滤液处理方法,解决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投资高、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环境限制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将垃圾中转站渗滤液通入水质调节池,控制物料水力停留时间≥8小时完成水质调节,然后通入pH调节罐,加入石灰进行pH值调节,使pH调节罐内物料的pH值=8~8.5;
步骤2、将经过pH值调节的物料通入电絮凝装置进行电絮凝,控制水力停留时间3~6分钟,电絮凝的电压为6~12V,电絮凝完成后的物料进入一级沉淀池,分离一次上清液和沉淀的一次污泥;其中一级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为1~1.5m3/m2.h;
步骤3、将一次上清液通入一级反硝化池,进行一次生物反硝化和脱氮,废水中的硝态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从水中脱除,然后进入一级曝气池内进行有机物污染物的分解,再进入脱气池脱除气泡;其中进行一次生物反硝化和脱氮时,一级反硝化池的总氮负荷为0.45~0.5kg/m3·d;
步骤4、将脱除气泡的物料通入二级沉淀池,分离二次上清液和沉淀的二次污泥;其中物料通入二级沉淀池时,二级沉淀池表面水力负荷为0.8~1m3/m2·h,二级沉淀池向一级曝气池的污泥回流比为5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海润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海润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754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集成多种变型污水处理反应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