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和油污固废物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8425.4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5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孟照国;李亚杰;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清道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C10B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维诗律师事务所 11393 | 代理人: | 杨安进;徐永浩 |
地址: | 12100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油污固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和油污固废物处理方法,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热解吸装置、冷凝系统和油水分离系统,热解吸装置用于对在自身内的内腔内输送的油污固废物加热以热解吸,冷凝系统用于对油污固废物热解吸得到的油气混合物进行油气分离,油水分离系统对油气分离后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可以将油污固废物处理得到可排放的废渣、可用的油和可回用的水,从而实现油污泥等油污固废物的绿色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回收利用,并且不产生粉尘污染、油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油污 废物处理 固废物处理系统 油水分离系统 热解吸装置 废物 冷凝系统 油气分离 热解吸 油污染 无害化处理 油气混合物 油水混合物 粉尘污染 环保效益 依次布置 油污泥 再回收 空气污染 回用 可用 内腔 废渣 加热 水污染 排放 | ||
【主权项】:
1.一种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置的热解吸装置(1)、冷凝系统和油水分离系统(2),其中,所述冷凝系统的进气端和所述热解吸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油水分离系统的进液端和所述冷凝系统的排液口连接,所述热解吸装置用于对在自身内的内腔内输送的油污固废物加热以热解吸,所述冷凝系统用于对油污固废物热解吸得到的油气混合物进行油气分离,所述油水分离系统对油气分离后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所述热解吸装置为具有全封闭无氧内腔的全封闭无氧热解吸装置,所述全封闭无氧热解吸装置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上腔壁上设置有料封进料装置(4),所述内腔的下腔壁上设置有料封出料装置(5);物料输送单元,所述物料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内腔内并包括驱动轮(6)、从动轮(7)和刮板链(8);承料板(9),所述承料板(9)位于所述刮板链(8)的下方并与所述刮板链(8)接触,使得被所述驱动轮(6)驱动的所述刮板链(8)能够将掉落在所述承料板(9)上的物料刮送到所述料封出料装置(5);加热单元(11),所述加热单元(11)设置在所述承料板(9)的承料表面下方,以能够间接地加热所述承料板(9)上被刮送的物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清道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清道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0842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