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和油污固废物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8425.4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58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孟照国;李亚杰;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清道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C10B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维诗律师事务所 11393 | 代理人: | 杨安进;徐永浩 |
地址: | 12100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污 废物处理 固废物处理系统 油水分离系统 热解吸装置 废物 冷凝系统 油气分离 热解吸 油污染 无害化处理 油气混合物 油水混合物 粉尘污染 环保效益 依次布置 油污泥 再回收 空气污染 回用 可用 内腔 废渣 加热 水污染 排放 | ||
1.一种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置的热解吸装置(1)、冷凝系统和油水分离系统(2),其中,
所述冷凝系统的进气端和所述热解吸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油水分离系统的进液端和所述冷凝系统的排液口连接,
所述热解吸装置用于对在自身内的内腔内输送的油污固废物加热以热解吸,所述冷凝系统用于对油污固废物热解吸得到的油气混合物进行油气分离,所述油水分离系统对油气分离后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所述热解吸装置为具有全封闭无氧内腔的全封闭无氧热解吸装置,所述全封闭无氧热解吸装置包括:
壳体(3),所述壳体(3)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的上腔壁上设置有料封进料装置(4),所述内腔的下腔壁上设置有料封出料装置(5);
物料输送单元,所述物料输送单元设置在所述内腔内并包括驱动轮(6)、从动轮(7)和刮板链(8);
承料板(9),所述承料板(9)位于所述刮板链(8)的下方并与所述刮板链(8)接触,使得被所述驱动轮(6)驱动的所述刮板链(8)能够将掉落在所述承料板(9)上的物料刮送到所述料封出料装置(5);
加热单元(11),所述加热单元(11)设置在所述承料板(9)的承料表面下方,以能够间接地加热所述承料板(9)上被刮送的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封进料装置(4)和所述料封出料装置(5)位于所述壳体(3)的同一端部,并且一个所述物料输送单元对应两个所述承料板(9),其中,
沿着物料刮送方向,上游的承料板(9)的末端面与相邻的下游的承料板(9)的始端面之间具有间隔以形成落料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单元为三个并且所述承料板(9)的数量为六个并且沿着所述内腔的高度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内腔内的承料板(9)为具有空腔的箱体,其中,所述加热单元(11)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以与所述壳体(3)的所述内腔隔绝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最下方的所述承料板(9)为所述内腔的下腔壁,其中,与该下腔壁对应的加热单元(11)设置在所述下腔壁的外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壁(13)的外部连接有外壳(14)以形成加热腔(15),所述加热单元(11)设置在所述加热腔(15)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能够调整所述驱动轮(6)的转速并控制所述加热单元(11)的加热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油污固废物输送方向,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加热单元(11)的加热温度升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链(8)包括多个铰接的刮板(16),其中,
每个所述刮板(16)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刮边(17)和第二刮边(18),所述第一刮边(17)和所述第二刮边(18)中至少一者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刮除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除结构为沿着所述刮板(16)的厚度方向布置的锯齿(1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污固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6)为弧形板,其中,所述弧形板的凹面朝着物料输送方向或者背向物料输送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清道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清道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84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