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吡唑醚菌酯堆密度和流动性的结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2077.7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7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龚俊波;姜爽;侯宝红;吴送姑;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1/22 | 分类号: | C07D231/22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吡唑醚菌酯堆密度和流动性的结晶方法。将吡唑醚菌酯粗品和溶剂加入结晶器中,吡唑醚菌酯和溶剂的质量比1:2~1:10,升温至50~60℃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0.3~2h后过滤,降温至30~35℃,加入晶种,养晶时间为0.5~2h,降至25℃后,向体系中加入水,进行溶析结晶,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堆密度为0.52~0.57g/ml,卡尔指数为11%~13%的吡唑醚菌酯晶体。所制备的产品为棒状晶体,其主粒度可达到250μm,本申请产品的起熔点65.2℃,比市售吡唑醚菌酯的熔点60.4℃提高了5℃左右,稳定性更好,同时也很好地解决了该产品在研磨过程中阻塞研磨设备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吡唑 醚菌酯堆 密度 流动性 结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吡唑醚菌酯堆密度和流动性的结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吡唑醚菌酯粗品和溶剂加入结晶器中,吡唑醚菌酯和溶剂的质量比1:2~1:10,升温至50~60℃溶解,加入活性炭脱色0.3~2h后过滤,降温至30~35℃,加入晶种,养晶时间为0.5~2h,降温使晶体长大,降至25℃后,向体系中加入水,进行溶析结晶,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堆密度为0.52~0.57g/ml,卡尔指数为11%~13%的吡唑醚菌酯晶体;/n所述溶剂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或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与水的混合溶剂,有机溶剂与水的质量比4:1~15:1;所述溶析剂水的加入量为使最终溶液中有机溶剂与水的质量比在1.5:1~0.8:1范围内,加入时间为1.5~4h;所述降温速率在0.5~5℃/h;所述晶种是经筛分后的50~150目吡唑醚菌酯晶型Ⅳ晶体,加入量为溶质质量的1%~5%。/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9207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