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进行多物种分子标记的单引物及其标记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84205.3 申请日: 2017-03-24
公开(公告)号: CN106906289B 公开(公告)日: 2017-12-19
发明(设计)人: 熊发前;刘俊仙;唐荣华;贺梁琼;韩柱强;蒋菁;钟瑞春;唐秀梅;杨行海;严华兵;吴建明;陈华;黄志鹏;吴海宁;周慧文;庄伟建;高轶静;丘立杭;罗赛云;史卫东;邹成林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Q1/04;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代理人: 但玉梅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进行多物种分子标记的单引物及其标记方法,该引物根据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基因内含子区域或调控区域富含AT设计,引物序列长度为17bp,其中,填充序列为富含GC碱基的任意序列,核心区序列由AT碱基随机排列组成,选择性碱基序列为任意碱基序列,引物可以在真核生物间通用,大大减少了引物的合成费用,也大大地提高了引物的利用率;同时,本发明的DNA分子标记方法是基于PCR反应的,多态性始于内含子序列变异及插入/缺失,该方法简单高效、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数量丰富、结果可靠、条带易于分离及可测序等。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进行 物种 分子 标记 引物 及其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可进行多物种分子标记的单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引物根据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基因内含子区域或调控区域富含AT设计,单引物序列长度为17bp;所述引物序列由核心序列和选择性碱基序列组成,所述核心序列由从5’端到3’端的14个碱基组成,包括填充序列和核心区序列,其中,从5’端到3’端的第1‑第6个碱基为填充序列,从5’端到3’端的第7‑第14个碱基为核心区序列;所述选择性碱基序列由3个碱基组成,为从5’端到3’端的第15‑第17个碱基;所述填充序列为富含GC碱基的任意序列;所述核心区序列由AT碱基随机排列组成;所述选择性碱基序列为任意碱基序列;所述单引物序列为Mem1‑Mem32中的任意一条:Mem1:5’‑GCCGGCATTATTATCCA‑3’;Mem2:5’‑GCCGGCATTATTATCCC‑3’;Mem3:5’‑GCCGGCATTATTATCCG‑3’;Mem4:5’‑GCCGGCATTATTATCCT‑3’;Mem5:5’‑GCCGGCATTATTATCGA‑3’;Mem6:5’‑GCCGGCATTATTATCGC‑3’;Mem7:5’‑GCCGGCATTATTATCGG‑3’;Mem8:5’‑GCCGGCATTATTATCGT‑3’;Mem9:5’‑GCCGGCATTATTATGGA‑3’;Mem10:5’‑GCCGGCATTATTATGGC‑3’;Mem11:5’‑GCCGGCATTATTATGGG‑3’;Mem12:5’‑GCCGGCATTATTATGGT‑3’;Mem13:5’‑GCCGGCATTATTATGCA‑3’;Mem14:5’‑GCCGGCATTATTATGCC‑3’;Mem15:5’‑GCCGGCATTATTATGCG‑3’;Mem16:5’‑GCCGGCATTATTATGCT‑3’;Mem17:5’‑GGCGCCAATAATAACCA‑3’;Mem18:5’‑GGCGCCAATAATAACCC‑3’;Mem19:5’‑GGCGCCAATAATAACCG‑3’;Mem20:5’‑GGCGCCAATAATAACCT‑3’;Mem21:5’‑GGCGCCAATAATAACGA‑3’;Mem22:5’‑GGCGCCATTATTATCGC‑3’;Mem23:5’‑GGCGCCAATAATAACGG‑3’;Mem24:5’‑GGCGCCAATAATAACGT‑3’;Mem25:5’‑GGCGCCAATAATAAGGA‑3’;Mem26:5’‑GGCGCCAATAATAAGGC‑3’;Mem27:5’‑GGCGCCAATAATAAGGG‑3’;Mem28:5’‑GGCGCCAATAATAAGGT‑3’;Mem29:5’‑GGCGCCAATAATAAGCA‑3’;Mem30:5’‑GGCGCCAATAATAAGCC‑3’;Mem31:5’‑GGCGCCAATAATAAGCG‑3’;Mem32:5’‑GGCGCCAATAATAAGCT‑3’;所述单引物适用于真核生物的分子标记分析;所述真核生物为花生、水稻、玉米、甘蔗、木薯、菜心和真菌中的任意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8420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