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救助溺水者的智能型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5005.9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4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台商投资区华林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1 | 分类号: | B63C9/01;B63C9/22;B64C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台商投***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救助溺水者的智能型无人机,包括救援装置,救援装置包括总气管、若干支管和若干救援单元,救援单元包括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和伸缩单元,伸缩单元包括第三驱动轴和套管,总气管内设有若干通气单元,通气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缓冲块、驱动框架、连杆和堵塞块,该用于救助溺水者的智能型无人机由于救生圈处于无气状态,从而减小了无人机飞行时受到的阻力,使其能快速飞向溺水者,并通过通气单元使气泵对救生圈进行充气,利用伸缩装置完成救生圈的投放,不仅如此,该无人机一次可携带多个救生圈对多名溺水者进行救助,从而大幅度缩短了救援时间,提高而设备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救助 溺水 智能型 无人机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救助溺水者的智能型无人机,包括主体(1)、救援装置(9)、两个第一连接框架(7)和若干飞行单元(10),所述飞行单元(10)周向均匀分布在主体(1)的外周,所述救援装置(9)设置在主体(1)的下方,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框架(7)分别设置在救援装置(9)的两侧,所述救援装置(9)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连接框架(7)与其中两个飞行单元(1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装置(9)包括气泵(11)、通气管(12)、总气管(13)、若干支管(14)和若干救援单元(33),所述气泵(11)和通气管(12)均设置在总气管(13)的上方,所述气泵(11)通过通气管(12)与总气管(13)连通,所述支管(14)和救援单元(33)均设置在总气管(13)的下方,所述支管(14)的数量和救援单元(33)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支管(14)与总气管(13)连通;所述救援单元(33)包括伸缩装置(15)、救生圈(17)和两个第二连接框架(16),所述伸缩装置(15)设置在支管(14)上,所述救生圈(17)设置在支管(14)的下方且与支管(14)连通,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框架(16)设置在支管(14)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框架(16)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L形;所述伸缩装置(15)包括外壳(28)和两个滑杆(32),所述外壳(28)固定在支管(14)上,两个所述滑杆(32)分别设置在外壳(28)的两侧,所述滑杆(3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框架(16)固定连接,所述滑杆(32)的另一端设置在外壳(28)内,所述外壳(28)内设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电机(29)和设置在第三驱动电机(29)两侧的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与滑杆(3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三驱动轴(30)和套管(31),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9)与第三驱动轴(30)传动连接,所述套管(31)套设在第三驱动轴(30)上且与滑杆(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轴(30)的外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管(31)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管(31)内的内螺纹与第三驱动轴(30)上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总气管(13)内设有若干通气单元,所述通气单元的数量与支管(14)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通气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0)、缓冲块(21)、驱动框架(22)、连杆(23)和堵塞块(24),所述驱动框架(22)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U形,所述驱动框架(22)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20)和缓冲块(21)之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0)与驱动框架(22)传动连接,所述连杆(23)的一端与驱动框架(22)铰接,所述连杆(23)的另一端与堵塞块(24)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台商投资区华林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台商投资区华林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3500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海上救援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海上搜救器及搜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