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碰撞力吸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57471.6 | 申请日: | 201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8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晖;于志丽;姜峻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 |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力吸能装置,包括前门铰链柱和前舱上边梁,所述前门铰链柱包括用于将车辆碰撞力传递至所述前门铰链柱以及与所述前门铰链柱相连接的A柱的第一铰链柱内板加强板、用于将所述车辆碰撞力传递至所述前门铰链柱的第二铰链柱内板加强板和用于将所述车辆碰撞力传递至门槛板的第三铰链柱内板加强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门铰链柱上设置第一铰链柱内板加强板、第二铰链柱内板加强板和第三铰链柱内板加强板,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可以将碰撞力从前舱上边梁分别传递到A柱、前门铰链柱的本体‑>A柱、前门铰链柱的本体和门槛板四条路径,使车身被动安全设计对碰撞力的吸收符合汽车碰撞法规,保证乘员舱安全,满足用户需求。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碰撞 力吸能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车辆碰撞力吸能装置,包括前门铰链柱和前舱上边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铰链柱包括本体、用于将车辆碰撞力传递至所述本体以及与A柱相连接的第一铰链柱内板加强板、用于将所述车辆碰撞力传递至所述本体的第二铰链柱内板加强板和用于将所述车辆碰撞力传递至门槛板的第三铰链柱内板加强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45747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